8月6日,央行發(fā)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對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央行延續(xù)二季度政治局會議表述,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合理增長,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jié),處理好穩(wěn)增長、保就業(yè)、調結構、防風險、控通脹的關系,實現穩(wěn)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不過,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對比一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二季度政治局會議,央行在具體表述上有所變化或者更加具體,也釋放不少新信息。
以下為財聯社記者對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重要內容或者新信息的梳理和解讀:
1、首提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jié),處理好穩(wěn)增長、保就業(yè)、調結構、防風險、控通脹的關系,實現穩(wěn)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解讀:在二季度政治局會議中,中央層面首次提出“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jié),實現穩(wěn)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上述內容為央行落實政治局會議精神,同時也是首次出現在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此表述為在前期超寬松的流動性、信貸投放背景下導致了杠桿率水平快速抬升、房價出現一定幅度上漲,政策重拾防風險議題的背景下提出,“這也部分兌現了市場前期對下半年政策的預期:政策難再寬松,下半年是基本面好轉+政策退出的組合。”
2、首提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今年以來,央行、銀保監(jiān)會在各種場合和方式對市場放出未來銀行業(yè)不良貸款將可能大幅提升的信號。
央行在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披露,央行、銀保監(jiān)會已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商業(yè)銀行開展壓力測試,積極制定疫情沖擊下不良貸款上升應對預案,支持、鼓勵商業(yè)銀行動態(tài)考慮形勢變化,采取前瞻性措施,合理運用財務資源,加大不良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力度及核銷處置力度,妥善應對疫情沖擊下未來不良貸款上升風險,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從近期無論是銀保監(jiān)會、還是地方銀保監(jiān)局的年中會議精神可以看出,下半年各家銀行將會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嚴格資產質量分類,做實利潤、提足撥備、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3、首提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wěn)運行。
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央行表示,從疫情防控和經濟發(fā)展實際出發(f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wěn)運行,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合理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wěn)運行”為首次出現,而是5月以來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已經明確表明了央行的此次表述。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基調將大概率維持現狀,并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相機抉擇,但從全年來看,貨幣政策最松和最緊的階段很可能都已經過去。
4、在宏觀審慎評估中進一步加強小微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和制造業(yè)融資的相關考核。
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制造業(yè)、小微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關注經濟的基礎。今年中央層面的多次會議也提出,要增加制造業(yè)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要求。
央行表示,二季度在宏觀審慎評估中進一步加強小微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和制造業(yè)融資的相關考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yè)和制造業(yè)的信貸支持。而推動制造業(yè)銀企對接,加大制造業(yè)中長期融資支持也是未來央行貨幣政策的重點任務。
央行還透露,已經為加大制造業(yè)中長期融資支持,已建立制造業(yè)中長期貸款部門協調會商機制。
5、正牽頭制定《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確了我國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指標、評估流程和工作分工。
在疫情影響下,銀行的資本消耗加大,政策層面也大力支持各類型的銀行補充資本。不過,年初有分析報告認為,隨著資本補充壓力加大,如果出臺《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將進一步加大銀行資本補充壓力,由此認為央行會延遲出臺改文件。
在此次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央行明確表示,正牽頭制定《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并明確了我國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指標、評估流程和工作分工。此前,央行在年中會議中也表示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評估等宏觀審慎管理重點工作穩(wěn)步推進,預計該文件將很快出臺,助力完善我國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監(jiān)管框架。
6、LPR與MLF利率的點差不完全固定。
央行在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專欄二“完善利率傳導機制”中介紹,LPR新改革以來,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有效疏通,“MLF 利率→LPR→貸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已得到充分體現。
而從實際操作來看,自去年8月以來,在LPR發(fā)布之前,央行會在每月15日開展MLF操作,其利率已經成為LPR利率的調整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指出實際上,LPR與MLF利率的點差不完全固定,這也體現了報價行報價的市場化特征。未來LPR與MLF利率如何變動值得關注。
央行還介紹,MLF等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的資金在銀行負債中占比雖然不高,但對市場利率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總量而是邊際量。央行掌握基礎貨幣的供應,只需作少量必要操作,就可對市場利率產生決定性的邊際影響,而無需通過巨量操作使央行資金成為銀行的主要負債。
此外,央行還介紹,截 6月末,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進度已達55%。其中,存量企業(yè)貸款轉換進度為76%,“從下一個重定價周期開始,企業(yè)還可享受LPR下降帶來的政策紅利,降低融資成本的效果將更加明顯。”
7、近期銀行各期限存款利率均有所下降。
LPR改革也有效地推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貸款利率明顯下行,為了與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其負債成本,高息攬儲的動力隨之下降,從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
據央行介紹,從實際情況看,在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近期銀行各期限存款利率均有所下降。
6月幾家大型銀行主動下調了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發(fā)行利率,股份制銀行隨之作了相應下調,部分地方法人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行。2020年6月,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大額存單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64%和2.71%,較2019年12月下降30個和34個基點。代表性的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也已降至 1.5%以下, 低于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均有所下行。
“這充分體現了通過LPR改革促進降低存款利率的市場機制已經發(fā)揮作用,貨幣政策向存款利率的傳導效率也得到提高,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央行稱。
8、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
央行在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開辟專欄“包商銀行風險處置回顧”詳細介紹了包商銀行風險處置情況。
央行介紹,接管當日,包商銀行的客戶約473.16萬戶,其中,個人客戶466.77萬戶、企業(yè)及同業(yè)機構客戶6.36萬戶。而為保障包商銀行的流動性安全,接管以來,央行在接受足額優(yōu)質抵押品的前提下,向包商銀行提供了235億元額度的常備借貸便利流動性支持。
“根據前期包商銀行嚴重資不抵債的清產核資結果,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對原股東的股權和未予保障的債權進行依法清算。此外,有關部門正依法依規(guī)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問責。”央行表示。(北京,記者 李愿)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