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后的杭州亞運會23日將進入倒計時一周年,這也意味著亞運的腳步漸行漸近。杭州亞組委副秘書長、杭州市副市長陳衛(wèi)強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杭州亞運會各項工作基本準備就緒,將力爭舉辦一屆“辦賽精彩”“文化多彩”“交流出彩”的亞運盛會。
“杭州亞運會推遲一年舉辦,我們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目前已經基本準備就緒。”陳衛(wèi)強說。
“節(jié)儉辦賽”是當下舉辦綜合性體育盛會的主流趨勢,杭州亞運會也不例外。陳衛(wèi)強表示,“節(jié)儉”將是杭州亞運會辦賽的一大亮點。“既要把賽會辦好,也要勤儉節(jié)約。一方面我們依靠贊助,通過社會資源,讓大家來參與辦亞運,從而減少納稅人的支出,減少政府財政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場館及設施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
歷時近5年建設,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56個競賽場館于今年3月31日全面竣工并通過賽事功能綜合驗收。盡管隨后不久亞奧理事會宣布了杭州亞運會延期的消息,但已建成的場館并未就此束之高閣。
“我們85%的場館都由第三方團隊來運行,延期后所有的場館也都是惠民開放,讓大家去用起來。我們不怕它用舊,也不怕它損壞。”陳衛(wèi)強表示,競賽場館及設施在比賽時間外的利用既是節(jié)儉辦賽的延伸,也是節(jié)儉辦賽的成果。
除了節(jié)儉,“綠色”也將是杭州亞運會籌辦過程的亮點。“除了碳中和,我們也非常強調場館建設要體現綠色理念。比如,靠近錢塘江的場館,我們利用錢塘江豐富的水資源,來調節(jié)場館周圍的小氣候。”陳衛(wèi)強說。
亞奧理事會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對于杭州舉辦一屆“智能”亞運會的期待。“智能”無疑將是杭州亞運會最顯著的標簽之一。
“現在我們已經有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就是智能亞運一站通。”陳衛(wèi)強說,該平臺圍繞“食、住、行、游、購、娛”6個方面需求,結合票務功能和防疫謀劃,整合各類城市服務,為觀眾提供從購票、出行、觀賽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務。
此外,陳衛(wèi)強還透露,在路況相對復雜的杭州奧體中心,屆時可以使用AR進行導航;亞運村和奧體中心主場館之間往返通勤,無人駕駛將帶來便利;公園里開辟的觀賽空間,可以給市民帶來沉浸式觀賽體驗。
在陳衛(wèi)強看來,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既要辦賽精彩,也要文化多彩,還要交流出彩。為了實現這“三彩”,杭州亞組委也進行了多番嘗試。比如在項目設置上,杭州亞運會增設電子競技和霹靂舞為正式競賽項目。在吉祥物的選擇上,機器人“琮琮”“蓮蓮”“宸宸”分別代表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和京杭大運河,充分融合了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tài)和創(chuàng)新基因。在交流互動上,創(chuàng)作了以亞運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旨在激發(fā)全亞洲人民對于亞運情感的共鳴。
陳衛(wèi)強表示,接下來一年時間,杭州亞組委將重點圍繞細化場館運行方案、加強工作人員英語培訓、提升改造信息指揮系統(tǒng)、舉辦測試賽查漏補缺以及營造全民健身氛圍等方面繼續(xù)努力,激發(fā)全民亞運熱情。
“還有一年的時間,我們叫‘亞運+1’,這個‘1’是新增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把它看成新增的力量、新增的收獲,可以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亞運、參與亞運、支持亞運。”陳衛(wèi)強說。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