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合杭高鐵湖州至杭州段(以下簡稱合杭高鐵湖杭段)開通運營,沿線杭州西站也同步投入使用。
合杭高鐵湖杭段是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的重點節(jié)點工程、是杭州亞運會重要保障項目。自2019年9月開工以來,國網杭州市余杭區(qū)供電公司發(fā)揚“與高鐵競速”的精神,加強電網規(guī)劃與建設,提升服務質效,按時完成電力遷改,保障高鐵牽引變電站、兩個西站用戶變電站順利通電,西站屋頂光伏順利并網等工作,全面滿足西站建設及運營的用電需求。
199處電力遷改 與時間賽跑“搶”出奇跡
據悉,合杭高鐵湖杭段全長138千米,其中余杭段41.2千米,涉及199處電力遷改,占全線的49%。此項目一舉刷新了浙江省區(qū)縣電力遷改的“4個最”,遷改范圍最廣、工程量最大、難度最高、耗時最短。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余杭電力鐵軍與時間賽跑“搶”了出奇跡。
安排停電計劃難、協(xié)調地面交通難、識別地下電纜難, 合杭高鐵湖杭段遷改面臨三大問題,停電割接過程是其中最復雜的一環(huán),遷改工作不僅涉及0.4千伏至500千伏五個電壓等級的輸配電線路和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施工范圍還跨越鐵路9處、高速公路26處,涉及周邊百姓約30萬人。
為兼顧杭州西站建設進度與用戶正常用電,國網杭州市余杭區(qū)供電公司成立“精致服務”專班,與屬地鎮(zhèn)街反復論證遷改方案,科學規(guī)劃電網布局,修訂完善30余稿、60余冊、累計6000余張圖紙。
“2020年6月至8月,在持續(xù)梅雨季和高溫天的夾擊下,500人與時間賽跑、與風雨鏖戰(zhàn)、與高溫作戰(zhàn),最終‘硬碰硬’完成電力線路和變電站‘搬家’,為合杭高鐵湖杭段建設讓出通道。”國網杭州市余杭區(qū)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夏紅軍說。
立下“軍令狀” 保障杭州西站開通
“時光不負有心人”,合杭高鐵湖杭段10千伏電纜工程遷改項目負責人葉慶對此深有體會。
進行沙橋線電纜遷改時,葉慶與同事克服了施工空間狹小、夜間開挖光線差等困難,在兩天內完成了電纜井挖掘。在基坑因暴雪被掩埋時,葉慶又協(xié)調12人“精英團”,連續(xù)三個晝夜清除淤泥、抽排污水,他們用手一點點扒,確保在電纜溝內“穿針引線”不出差錯。
昨日,在杭州西站投運儀式上,葉慶完成保供電后與兒子通了電話:“參與西站遷改時,你剛滿4歲;如今,西站正式開通,你也已長大。希望你的人生像高鐵一樣平順舒適!”葉慶也兌現了自己之前立下的“軍令狀”:絕不因電力遷改而影響整個西站建設進度。
杭州西站內設置兩座35千伏變電站、合杭高鐵湖杭段設置一座220千伏牽引變電站,從項目規(guī)劃落地到變電站通電,國網杭州市余杭區(qū)供電公司全程參與,為西站各類消防和機電設備調試、鐵路聯(lián)調聯(lián)試提供充足電力。
供電服務優(yōu)質 打造“低碳車站”
9月21日,杭州西站光伏電站監(jiān)控室的調度大屏顯示,20臺逆變器全部并網、出力正常,這標志著杭州西站屋頂光伏成功并網發(fā)電,為西站不斷注入清潔電能。
據悉,杭州西站光伏電站投入運營后,年均發(fā)電量可達231萬度,預計每年可節(jié)約標準煤830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300噸,其采用“自發(fā)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產生的電能主要供杭州西站站房內各類設施設備使用。
“杭州西站屋頂光伏并網后,我們將為西站提供綠電交易平臺,通過清潔能源本地開發(fā)和外部引入,助力西站實現‘零碳’運行。同時對西站廣場配建充電樁,方便乘客綠色出行。”國網杭州市余杭區(qū)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主任邢毓卿說。
“從路徑勘查開始,只要是杭州西站的事,‘電管家’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干過這么多工程,杭州西站是我對供電服務印象最為深刻的。”并網成功后,浙江鐵道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yè)部副總經理肖仁周說。(通訊員 張德峰 記者 史潔 見習記者 溫欣欣)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