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江南小調,果然婉轉纏綿,太動人了!”“徐派小生陳艷萍的故事很感人,袁派花旦王靜的潤腔技巧熟練……各流派同臺產生的化學反應令人期待!”日前,越劇文化傳承推廣節(jié)目《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在浙江衛(wèi)視播出。截至10月31日8時,實時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1043萬。來自觀眾的點贊、留言絡繹不絕,反響空前熱烈。
越山剡水清悠悠,回腸柔曲出嵊州。嵊州大地上傳承不息的越劇文化,從百年前走來,至今仍余音裊裊、生生不息。而越音繚繞中的嵊州市,正以更開放的姿態(tài),唱出時代的新聲。
嵊州市文廣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嵊州要充分發(fā)揮百年越劇誕生地資源優(yōu)勢,以創(chuàng)建國家級越劇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為抓手,以越劇文化先行推動精神富有,持續(xù)擦亮越劇文化金名片和嵊州城市品牌形象,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越劇“出圈” 還得靠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
“一條剡溪九曲彎,一座小院如春暖。一樹核桃懸日月,一曲戀歌人人傳。”今年9月,在觀眾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嵊州市越劇團現代戲《核桃樹之戀》全國巡演第十三站演出在杭州蝴蝶劇場落幕。
據了解,《核桃樹之戀》曾作為全國唯一一部越劇舞臺藝術作品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晉京展演,并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
“這是一曲愛與等待的時代戀歌,也是一曲唱給所有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而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的贊歌。我們希望能從他們犧牲和奉獻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嵊州市越劇保護傳承中心主任朱杭燦說,近年來他們一直都在挖掘越鄉(xiāng)題材,進行著“講好中國故事”的地方實踐。
活態(tài)傳承的傳統戲曲,連接綿延千年的審美積淀與欣欣向榮的美好生活,正以更加多元、豐富的表達持續(xù)散發(fā)時代魅力。比如,嵊州市打造“越越”“迷迷”越劇卡通形象代言人,并開發(fā)微信表情包、美妝等11種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與“王者榮耀”手游合作上線越劇游戲皮膚。此外,還用越劇演唱的形式,創(chuàng)編文明習慣小唱段、學法普法小視頻,打造越劇“小九妹”“九斤姑娘”“沙漠王子”等經典形象,用“鄉(xiāng)土話”“越鄉(xiāng)音”等接地氣的形式演繹新時代文明實踐。
“新時代表達是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戲曲的傳承需要年輕一代,那就要尋找年輕人真正喜歡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媒介。”嵊州市文廣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觀眾能從傳統戲曲的人物形象中汲取智慧和積極向上的力量,并與其蘊含的文化精神達成一定共識,更好地實現傳統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跨界融合 讓戲曲與時代同頻共振
越劇發(fā)展不僅需要創(chuàng)作高質量的劇目,推出高水平的演出,還需善用多元化的傳播載體,讓更多優(yōu)秀作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走進嵊州越劇藝術學校的9號排練室,十多名學員正在排練《西廂記》。國家一級演員王桂萍一邊做示范,一邊糾正學員動作:“肩要放松,不能僵硬,端起來就沒了美感。”“舞臺就這么大,腳下要有數,不能一口氣走到前臺。”大家學得有板有眼。
記者了解到,這些學員來自全國各地的“愛越小站”。“更多年輕人加入‘愛越小站’,對越劇的未來很重要。”嵊州市越劇博物館副館長鄭孝斌說,一些對自己要求高的戲迷,不滿足于自己學習,想方設法請教專業(yè)老師。所以,每年到嵊州藝校培訓的機會特別熱門,需要“搶票”。
從2016年起,依托嵊州市越劇博物館建設的中國越劇戲迷網開始在全國各地建起“愛越小站”,聚攏越劇戲迷,傳播越劇藝術。6年來,“愛越小站”像磁鐵般吸引著各地的越劇迷。據統計,目前累計建成194個“愛越小站”,會員9700余人。甚至在美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也燃起了越劇的星星之火。
越劇的薪火相傳,也亟待更多跨界融合。據悉,嵊州正打造的“數字+越劇(愛越劇)”應用,已于2021年被列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數字化改革試點項目,今年6月,1.0版本在“浙里辦”正式上架。
此外,嵊州還推動“越劇文化+旅游”,在越劇小鎮(zhèn)推出山水越劇、水幕越劇、竹筏越劇等項目,運營戲顏茶空間、越迷蛋糕等越劇衍生產業(yè),上線“藝海傳播”平臺等文創(chuàng)產品銷售平臺,集聚AR越劇戲服著裝等商鋪,讓戲曲以更親切、更接地氣的方式觸達更多人群,助力“共同富裕”。(記者 石慧 通訊員 陳榮)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