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光無限的消費和科技股如今集體進入調整階段,一度游走在邊緣的金融股則重新成為資金“寵兒”,尤其是備受期待的銀行股終于站在“聚光燈”下。
11月26日,銀行板塊指數整體漲幅達到1.18%,成為為數不多的上漲板塊之一,板塊內近九成個股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興業(yè)銀行漲幅居首,達到3.29%,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成都銀行、寧波銀行等個股漲幅也均在2%以上。
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股的走強是多因素疊加催化的結果,其一,隨著經濟復蘇預期不斷增強,銀行將受益于資產質量提升和不良率下降的雙重利好刺激,業(yè)績持續(xù)改善帶來基本面好轉的預期漸趨明朗;其二,安全邊際高的銀行股在順周期行情下具備補漲需求,銀行股剛經過一輪較大幅度的調整,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qū)間,同時當前估值也充分釋放了讓利實體經濟和資產質量惡化等利空消息,安全性非常高;其三,目前機構持倉中,醫(yī)藥科技消費的抱團現象比較嚴重,交易擁擠,估值高位,而銀行股的配置占比較低,資金有向銀行股轉移的趨勢,而且北上資金在大幅加倉銀行股,機構也在加大銀行股的調研力度。
數據顯示,11月26日,共有20只銀行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狀態(tài),合計吸金9.58億元。工商銀行、興業(yè)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等4只“破凈”銀行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億元,分別為17146.54萬元、15864.81萬元、14604.82萬元、11126.09萬元,這4只個股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就達5.87億元。
而在資金助力、機構唱多等多重利好刺激下,銀行股的估值正處在緩慢回升過程中。截至11月26日,銀行板塊整體市凈率為0.62倍,較四季度初的0.56倍有所提升,此外,“破凈”股數量也降至26只。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銀行股在估值中樞上移和業(yè)績改善的戴維斯雙擊潛力下,擁有較大股價提升空間。
“估值有明顯優(yōu)勢且持續(xù)受益經濟恢復的銀行板塊未來業(yè)績有望重回升勢,也將持續(xù)受到市場青睞。投資者可關注資產質量優(yōu)質、市場占有率高、業(yè)績長期穩(wěn)定的頭部銀行企業(yè)。”沃隆創(chuàng)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除了短期機會,寶蓁投資基金經理肖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未來三年來看,處于估值洼地的銀行股,在中國宏觀經濟持續(xù)增長和自身不斷改革進取的影響下,都將有一個穩(wěn)健的市場表現。個人認為從未來三年來看,投資銀行股將取得一個穩(wěn)健的投資收益是可以預期的,應該秉持長期投資的理念來投資銀行股,但要注意到銀行股內部分化也較大,主要選擇優(yōu)質銀行股。選擇風險控制能力強、資產質量好、治理結構良好、適應利率市場能力強、估值低的優(yōu)秀銀行股。
實際上,不僅機構認可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也有普通投資者向記者反映,“銀行股是最穩(wěn)定的,每年分紅也穩(wěn)定,比存定期要合適,但是很多人不喜歡這種平穩(wěn),就喜歡快錢。”(本報記者 吳珊)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