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凈利潤增長為個位數的一季報成績單后,“股王”貴州茅臺股價迅速跌破2000元的關鍵點位,股價最低見1866元,直到這幾日才重回2000元上方。昨日,貴州茅臺召開2020年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業(yè)績說明會,“提價”與“放量”仍是關鍵詞。
“最嚴限價令”
4月27日晚間,貴州茅臺披露2021年一季報。當季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272.71億元、同比增長11.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9.54億元、同比增長6.57%。6.57%的凈利潤增速創(chuàng)下了近7年來的新低,這也是貴州茅臺7年來首現凈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
在昨日的業(yè)績說明會上,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劉剛表示,當季公司利潤增幅低于收入增幅,主要是本期本部公司對控股子公司銷量增加,使消費稅及附加稅增加。根據現行白酒消費稅政策,公司本部銷售給控股子公司的產品均已計繳消費稅及附加稅。
不過,市場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記者了解到,在日前召開的白酒行業(yè)專家交流會上,有業(yè)內人士直言,茅臺一季報低于預期,主要與茅臺歷史上最嚴格的限價令有關。
據了解,今年元旦前,雖逢白酒銷售旺季,貴州茅臺卻打出控價組合拳,包括嚴查經銷商加價銷售、要求100%拆箱銷售不留庫存、降低消費者購買門檻等,試圖給市場降溫。在此驚雷下,不少茅臺酒渠道商和終端店紛紛“下架”飛天茅臺,對外宣稱無酒可賣。前述業(yè)內人士解釋,傳統(tǒng)經銷商現在是騎虎難下,普通消費者買到平價茅臺無法保證開瓶即飲,會有一部分加價轉手賣給回收茅臺的煙酒店,這些煙酒店一旦被查到就會被減少配額甚至取消經銷商資格。所以,目前全國經銷商只能賣給熟客,不會開拓新的客源。
此外,其他渠道也存在這個問題,查得嚴就會有囤貨行為。所以,去年下半年市場上還能看到貴州機場、貴州高速有平價茅臺,去年年底開始也不見蹤影。
拆箱規(guī)定有所松動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目前茅臺價格扭曲,已經變成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公司和相關部門對價格扭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市場始終運營價格兩條線還好一點,但像今年春節(jié)這樣嚴查保證1499元的價格線,就會導致銷售體系停滯。
對此,貴州茅臺高管在昨日的業(yè)績說明會上回應:茅臺酒拆箱銷售是為了盡量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引導開瓶消費,最大程度保障消費者飲用需求。關于開箱銷售持續(xù)時間的有關情況,公司將結合市場實際進行綜合研判。
值得一提的是,從各地茅臺經銷商的反饋來看,從“五一”開始,茅臺無論是散裝還是整箱都出現價格上漲。尤其是散瓶茅臺漲幅從原來的每瓶2400元漲到2600元。整箱茅臺基本上每瓶漲三四十元,批價維持在3250元區(qū)間。
究其原因,除了茅臺在4月份本身發(fā)貨量比較少、“五一”有一定剛需消費外,不少經銷商反映“五一”過后,茅臺原則上仍然要求拆箱,但對拆箱的要求逐漸松動,沒有要求100%拆箱,且“經銷商要把箱子寄給酒廠”的規(guī)定也沒有以往執(zhí)行嚴格,“公司方面也在測試市場反饋”。
提價或許只待時機
2021年,貴州茅臺提出的營收增速為10.5%左右,同樣是近幾年經營預期的低位。
前述專家在交流會上分析,茅臺今年縮減經銷商數量將會告一段落。同時,茅臺在電商、商超和團購等直銷渠道的拓展空間也不大,目前全國化和半全國化的電商或者商超,基本上已經建立合作關系,唯一的拓展空間就是大型企業(yè)或者團購部分。此外,今年年初系列酒、非標產品也有大幅提價,產品結構再調整的空間也不大。這也意味著,茅臺手上的牌不多了。
此前,茅臺集團曾公開表示,將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成為貴州首家世界500強企業(yè),股份公司必須肩扛重擔。要實現目標,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只有提價和放量。在昨日的業(yè)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也提問,“目前股東買不到茅臺酒,專賣店不接待個人買酒,微信公眾號永遠預約不到,為何不用市場化方式解決長期價格雙軌制?”
公司董事、代行總經理職責的李靜仁表示,茅臺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體現國有企業(yè)的擔當。提價涉及諸多因素,需充分聽取多方意見,認真綜合研究。至于擴產能,也要參考市場前景,結合茅臺技術人才儲備、土地資源、生產性物資供給、生態(tài)承載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公司正在開展相關論證工作。
在圈內人士看來,今年一季報凸顯了茅臺價格雙軌制下的危機,有可能助推這一積壓多年的問題朝著市場化方向去解決,“提價的客觀條件已經逐步成熟,只是需要等待時機。今年機會不大,只能看明年了。”(記者 江芬芬)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