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_欧美一级网站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在线网址

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中信證券:能源危機——解不開的供需困局
2022-02-11 12:04:39   來源:財聯社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進入2022年,全球能源危機并未消退,主要能源品價格繼續(xù)高漲。短期來看,全球能源價格在短期內或將維持高位,為以原油為代表的能源商品帶來一定的配置價值。原油價格走高或將導致國內PPI同比增速下行放緩,并通過工業(yè)品生產、交通運輸等鏈條傳導至CPI,年內仍需警惕“豬油共振”或加大CPI的上行風險。

原油:油價短期偏強,或使得國內通脹下行速度放緩

疫情對于原油價格的擾動已經消除,原油開年表現強勢。去年11月,由于市場對Omicron新變異毒株的恐慌,擔憂其再次重創(chuàng)全球經濟修復,從而對原油需求端造成沖擊,國際油價大幅走弱至70美元/桶以下水平。隨著市場情緒的釋放,原油供不應求的基本面疊加俄烏危機的地緣政治因素發(fā)酵,原油價格進入上行通道,并于2022年2月初站上90美元/桶。期間,盡管歐美再度迎來新一輪疫情的爆發(fā),但這再也沒能阻擋原油價格的高歌猛進。

三大因素共振推高油價

原油供給端修復緩慢,有效閑置產能下降,上游投資不足。最新一期的OPEC+會議決定維持3月增產40萬桶/日的計劃,該決議對于油價的支撐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OPEC+國家堅持原定計劃,而非選擇加大增產量,不及部分機構的預期;二是計劃增產和實際增產并不相同,市場擔心即使是現存40萬桶/日的增產計劃,OPEC+國家仍有可能無法足額完成。以OPEC為例,其12月原油產量環(huán)比增加僅16.7萬桶/天,不及計劃增產幅度。此外,OPEC有效閑置產能的下降以及全球油氣資本投資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原油的供給修復。

原油庫存低位疊加出行需求回暖,原油需求端偏強勁。一方面,歐美本輪Omicron疫情步入下半場,新增病例持續(xù)走低。疫后限制的放松帶動民眾出行需求,從而推升原油需求。從美國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安檢人數數據來看,美國民眾出行活動持續(xù)恢復,安檢人數水平逐步接近疫情前水平,雖仍有一定距離,但修復趨勢向好;另一方面,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xù)走低,且最新一周的數據顯示全美商業(yè)原油庫存量環(huán)比減少475.6萬桶,庫存去化斜率有所增加。原油需求端的強勁也為近期油價保持上漲提供支撐。

短期內,俄烏危機的不確定性成為了原油價格上漲的“催化劑”。俄羅斯作為全球重要的原油生產國之一,其2020年全年原油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今年1月以來歐洲、俄羅斯和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愈演愈烈,2月2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將派遣3000名美軍協助北約在歐洲的盟友,出現軍事沖突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在該因素的催化下,布倫特原油價格也一度攀升至94美元/桶的高位。此外,作為全球原油第一大生產國的美國,近期其德州地區(qū)也面臨著寒潮的侵襲,這引發(fā)了市場對于天氣因素擾動德州原油供給的擔憂。

油價短期或偏強運行,國內PPI同比增速下行放緩,CPI同比需警惕“豬油共振”

原油供需缺口是支撐油價高位的基礎,地緣政治因素的不確定性是原油期貨市場的主要博弈點。根據EIA預測,2022年2月全球原油仍將處于供小于求的局面,預計缺口為1.08百萬桶/天,即使進入三月全球原油也僅能實現供需緊平衡狀態(tài),一季度的原油供需缺口是支撐油價處于高位的基礎。從地緣政治因素來看,一方面原油市場的博弈焦點仍然在俄烏危機的后續(xù)進展;但另一方面,伊核協議的談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原油價格。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方面表示有可能與伊朗方面就伊核談判達成協議,前提是該協議必須在未來數周內盡快達成。”受此影響,原油價格出現小幅回落。短期來看,無論是俄烏危機還是伊核談判,都將成為原油期貨市場的主要博弈點。原油價格短期內或將繼續(xù)震蕩偏強。全年維度來看,供需缺口收斂后,原油的價格壓力或將年中顯現,但全年的價格水平中樞或仍顯著高于2021年。

油價快速上行或使得國內PPI回落速度放緩,CPI面臨“豬油共振”導致的上行風險。1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xù)走高,我國進口原油的價格或將重回上行,1月PMI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這一觀點。具體來看,1月PMI分項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6.4%和50.9%,分別較前月上升8.3pcts和5.4pcts。受此影響,PPI回落速度可能會有所放緩。此外,原油價格還會通過影響工業(yè)品生產、交通運輸等成本,進而傳導至CPI。后續(xù)CPI同比或逐步上行,需警惕“豬油共振”加大CPI的上行風險。

天然氣:全球天然氣價格或將繼續(xù)高位震蕩

美歐天然氣庫存維持低位,俄烏危機仍是歐洲天然氣價格的最大不確定性

高企的天然氣價格使得歐洲尋求其他能源替代品和增加進口來源。自去年8月起,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加速上行,并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其中歐洲天然氣交易基準荷蘭TTF的天然氣期貨價格在2021年12月21日漲至166.82歐元/兆瓦時。高昂的氣價使得歐洲發(fā)電成本大幅上行,進而推動需求端轉向相對便宜的其他替代品,例如煤炭。據IEA的天然氣季報顯示,2021年冬季歐洲地區(qū)煤炭發(fā)電量同比增速高于同期其他能源發(fā)電量增速。此外,據財聯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yè)大臣萩生田光一(Koichi Hagiuda)表示,日本政府已決定向歐洲分撥其部分液化天然氣(LNG)”。

歐洲天然氣庫存仍處歷史低位,但當前其去庫速度有所放緩。從歐洲天然氣的庫存數據來看:2021年夏秋季其庫存儲備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隨著冬季臨近導致需求季節(jié)性走高,庫存去化加速。進入2022年,一方面,據IEA報告披露,2022年初歐洲地區(qū)較為溫和的氣溫條件一定程度上為歐洲高企的天然氣價格降溫;另一方面,歐洲從其他地區(qū)的天然氣進口量也有所增加。因此,雖然當前歐洲天然氣庫存水平仍是自2016年以來的新低,但斜率已經走平。從庫容率來看,2022年2月7日歐洲天然氣庫容率錄得35.52%,較上一日減少0.38%,降幅已低于1月份0.52%的平均降幅。

歐洲地區(qū)對于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仍然較高,短期內俄烏危機的不確定性或仍將主導歐洲天然氣價格。2021年四季度以來,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數量基本處于近六年以來的最小值,尤其是2022年前三周進口量顯著低于往年水平。根據歐盟統(tǒng)計局的數據,2020年,歐盟進口天然氣中超過40%來自于俄羅斯。站在當前時點,若俄烏沖突加劇,西方各國很可能以限制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出口的方式實施經濟制裁,這或在短期內再度刺激歐洲地區(qū)天然氣價格。

美國方面,天然氣供給相對穩(wěn)定,后續(xù)其本土低溫天氣對于天然氣需求的支撐有所減弱。供給方面,自2021年11月以來美國天然氣供給量基本保持在1000億立方英尺水平,從歷史上看該水平并不低;需求方面,據NOAA報道,2021年1月美國平均氣溫為2014年以來最低,這也支撐了美國天然氣在1月的表現。但當前NOAA預計未來8-14內美國的氣溫將回到正常水平,低溫對于天然氣需求的支撐有所減弱;庫存方面,冬季天然氣庫存階段性走低,2022年前4周庫存去化加速。

全球天然氣價格在短期內或高位震蕩,對國內影響有限

盡管當前全球天然氣價格仍在高位維持震蕩行情,但在保供穩(wěn)價政策以及多元化的進口供應體系下,中國國內天然氣價格總體穩(wěn)定,國際氣價對于國內通脹的影響較小。綜上來看,歐洲當前的天然氣價格在低庫存和俄烏危機不確定性影響下或呈現波動行情,美國天然氣價格雖有外需和庫存去化的支撐,但天氣的不確定性也會抑制其漲勢,因此短期內全球天然氣價格或是高位震蕩行情。對于國內而言,我國天然氣供給保持穩(wěn)定,中國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國家在天然氣進口方面的合作也持續(xù)深化。疊加國內關于天然氣方面的保供穩(wěn)價政策效果,國際天然氣價格對于國內通脹的影響相對有限。

煤炭:節(jié)后價格走高,保供穩(wěn)價下煤價有望平穩(wěn)運行

年初海外動力煤價格大幅走高,國內煤價也再次抬頭。海外方面,自2021年12月以來主要地區(qū)的動力煤現貨價格均再次上漲,主要推動力或包括印尼的煤炭出口禁令、激增的需求等,海外煤價走高也抬升了我國煤價的預期。國內方面,三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其中將行業(yè)碳達峰的目標實現時間從2025年更新至2030年,雙碳進程的理性化利好雙焦需求增長。

政策層“保供穩(wěn)價”決心的不會松動,國內煤炭價格有望保持平穩(wěn)運行。年初以來動力煤再現漲勢,政策層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彰顯其保供穩(wěn)價的決心。據上海證券報報道:“2月9日下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召集晉、陜、蒙等地能源主管部門以及相關企業(yè)召開穩(wěn)煤價專題會議,約談部分價格虛高企業(yè)?!闭雇笫校谡邔印氨9┓€(wěn)價”的堅定決心下,國內煤炭市場有望保持理性,預計煤炭價格整體維持穩(wěn)定。

總結

進入2022年,全球能源危機并未消退,包括原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能源品價格繼續(xù)高漲。具體來看:(1)國際原油價格在供應修復緩慢(有效閑置產能下降和上游投資減少)、需求維持強勁以及俄烏危機等地緣政治因素的催化下有望維持震蕩偏強行情;(2)全球天然氣價格將繼續(xù)高位震蕩,分地區(qū)看,歐洲地區(qū)天然氣庫存水平仍低,但去化速度放緩,影響價格的最大不確定性來自俄烏危機的后續(xù)發(fā)展。而美國地區(qū)天然氣則供給相對穩(wěn)定,短期內天氣因素對需求端的支撐有所削弱,但外需和庫存低位仍能支撐其相對高位的價格水平;(3)全球動力煤在需求支撐下走高,國內煤炭價格在今年一月也有所抬頭,但在“保供穩(wěn)價”政策下后續(xù)有望回歸平穩(wěn)運行。

從配置角度來看,全球能源價格在短期內或將維持高位,其中原油更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以原油為主要原材料的產業(yè)鏈也可適度關注。另一方面,沿著“能源價格走高—電力成本上升—產能受限”邏輯,部分高耗能商品同樣值得關注。具體來看,當前能源危機在歐洲地區(qū)更為嚴峻,其作為全球僅次于亞洲的銅鋁產區(qū),銅鋁的生產或將受到一定影響,其價格也將得到支撐。

從通脹角度來看,站在當前時點,國際油價的再度上行或使得國內PPI同比增速下行放緩,并通過影響工業(yè)品生產、交通運輸等成本,進而傳導至CPI。后續(xù)CPI同比或逐步上行,需警惕“豬油共振”加大CPI的上行風險。此外,全球能源價格重回高位,我國也將面臨新一輪“保供穩(wěn)價”的壓力。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