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分、兩美分、甚至每一美元面值只有0.125美分。隨著越來越多公司破產,這些數(shù)字就是債券持有人所面對的殘局。
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公司破產申請數(shù)量激增,許多貸方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債權幾乎一文不值。過去多年來每一美元面值債券收回40美分已經成為歷史,無擔保債權人現(xiàn)在往往只能拿回幾美分,假如不是顆粒無收的話。
盡管很少有人能預見到大流行病給經濟造成的損失,但投資者因公司破產而遭受的痛苦程度卻完全可以預見。
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為了在利率達到極限底部的背景下爭取更高回報,投資經理喪失了法律保護條款上的話語權,被迫接受越來越大的條款漏洞,對可疑的收入預測也漠然視之。企業(yè)則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積累了天文數(shù)字般的債務,這其中許多現(xiàn)在已經無法償還或再融資。這清楚的表明了美聯(lián)儲史無前例寬松政策的長期后果。
超低利率幫助風險較高的公司以較少的保護條款出售債券,尋求更高回報的債權人對此也坦然接受?,F(xiàn)在,隨著經濟陷入在新一輪的痛苦之中,這些政策的影響正在顯現(xiàn)。
Men’sWearhouse的所有者在8月份向法院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本月其債券的交易價格低于每一美元2美分。當JCPenney公司破產時,為信用違約互換持有人進行的一次拍賣顯示,該零售商最低評級的債券每一美元面值僅值0.125美分。對于NeimanMarcusGroupInc.來說,這個數(shù)字是3美分。
投資者之前同意的寬松借貸條件意味著,公司現(xiàn)在申請破產時,他們通常已經用光了在法庭之外解決債務負擔的選擇。雖然在經濟不景氣時期,債權人往往總是比在經濟好的時期更糟,但在以前的經濟下行時期,貸方往往有更大的權力迫使公司早日破產,從而阻止部分損失。
大流行病正在顛覆零售和能源等行業(yè),導致商店和油井之類的資產在未來有多大價值難以預估。但是,對于許多公司而言,根本問題是它們的債務水平過去龐大,因為在過去十年中大肆借款之后,現(xiàn)在又不得不借更多資金以渡過病毒大流行。
公司借款的類型也使問題變得更糟。在過去十年中,貸款一直是一種特別便宜的借債方式。這些借款通常以資產作抵押,使許多公司的有擔保債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這意味著,當借款人破產時,無擔保債券持有人能夠收回的資金更少。
“我們將看到很多公司逐漸陷入困境,這只是何時以及多快的問題,”ArenaInvestors的創(chuàng)始人DanZwirn表示。“還將會有更多的下行空間。”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