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正統(tǒng)”餐飲業(yè)相比,麗水的夏日夜市圈更像是個沒有秘密的江湖。它充滿競爭、彼此過招,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來滿城風雨——受市場歡迎的新潮美食,總會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進而爆發(fā)下一輪“口味角逐”。
這片江湖,有著城市最鼎沸的煙火氣。如果把美食、灶火、杯盤等表象剔除,剩下的便是麗水人最鐘愛的,觸手可及的“生活小確幸”。而隨著單一的餐飲、購物等消費活動逐漸進化為夜游、演藝體驗、燈光秀等多元“夜”態(tài),麗水夏日夜經(jīng)濟的空間與邊界,也正不斷實現(xiàn)著延伸與拓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尋味
麗水人為什么如此喜愛夏日夜市?也許,是因為“這里有嬉笑怒罵,柴米油鹽,人間戲夢,滾滾紅塵”。
上周五晚9時許,在市區(qū)紫金街道水東村的一處道路兩側,燒烤、生蠔、冰粉、手打檸檬茶等攤位前都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在“張吳記”鐵板燒烤攤前,張曜翀、吳燕夫妻倆忙得不亦樂乎,串肉串、接菜單、結賬……
“起初就我們倆守著小攤,現(xiàn)在生意越來越好,已經(jīng)請了4個幫手。周末是場‘苦戰(zhàn)’,夜里生意旺的時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吳燕告訴記者。
這家靠手工牛肉、里脊、魷魚串三個單品撐起的小攤,每天都會迎來三四撥客流高峰,最早一撥多是下了班就直奔而來,此后則是吃完飯再來喝二茬酒的客人。一頓街邊攤,承載的大多不是吃飯問題,而是社交功能,大伙兒邊吃邊聊,不談工作,純粹為聯(lián)絡感情,直到聊乏了,局散了,下一撥客人又來了。
“刷抖音發(fā)現(xiàn)這個小攤,來嘗了一次確實不錯,就又推薦給不少朋友,現(xiàn)在大家周末總會約著來一起吃個宵夜?!笔忻裰芪南φf,夜市里的網(wǎng)紅小吃不少,除了燒烤、牛蛙、小龍蝦等常見的美食,年輕攤主還會帶來漢堡、牛排、撈汁等新產(chǎn)品,仿佛所有在這座城市新鮮登陸的食物,都得先在夜市試試水,才能真正得到麗水人的認可。
吳燕說,麗水夏日的夜生活,大概是從晚上7點后開始的。在第一撥下班族趕來之前,夜市攤主們都已經(jīng)搬出家伙什和各種食材,擺開桌椅,備好小吃,等待絡繹不絕的人群,“夜市四季都有,但夏天最火,前前后后忙十幾個小時都是常事兒?!?/p>
而在夏日夜宵場景下,酒水也是剛需。在位于市區(qū)宇雷路的一家泰式奶茶店前,“今晚不微醺 明日不開心 享受自己DIY調酒的快樂”的橫幅格外顯眼,伏特加+真露+葡萄汁、白朗姆酒+桃子汁+烏龍茶、野格+紅牛、真露西柚味+水溶c100柚子味……一袋袋便利店式調酒整齊擺放在攤位前,時不時有人前來提走,經(jīng)常一拿就是好幾袋。
“因為外地的便利店DIY雞尾酒很火,我們也想試試看,就在自家奶茶店前擺了個攤,沒想到很受歡迎。我們推出了十多個組合搭配,讓平時不太喝酒的‘小白’也能輕松調出經(jīng)典雞尾酒。”店主小晶告訴記者,隨著氣溫升高,和便利店式調酒同樣受到熱捧的還有泰式奶茶,“5月中旬開始,我們店里各種口味的泰奶銷量直線上升,每天都要做上百杯,有時候甚至忙到來不及給便利店式調酒出攤。”
江湖
在麗水,想要搞清楚夜市小吃的“門派”,需要很花一番工夫。
上周六晚8時,位于南明湖畔的“人間煙火·處州夜巷”燈火璀璨、熱鬧非凡。攤主的叫賣聲、食客的交談聲、游戲的音樂聲此起彼伏,吃街頭燒鳥、嘗網(wǎng)紅小吃、喝特調飲品、看手工藝品、玩趣味游戲……煙火升騰的都市夜生活,在這里精彩上演。
“平時晚上能賣200-300串,到了周末能賣400-500串,平均下來,日營業(yè)額有4000多元。”處州府城商戶魏勝利經(jīng)營著一家日式燒鳥店,是處州夜巷的“元老”,他親歷了夜市亮化造景、優(yōu)化基礎設施的全過程,從擺攤干起,現(xiàn)在開出了裝修精致的店鋪,“除了吃喝項目,現(xiàn)在的夜間文旅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客流量眼看著就上來了,幾輪消費券一發(fā),這兒就給盤活了。”
處州夜巷去年7月開市,分為飲食區(qū)、百貨區(qū)、游戲互動區(qū)等7大商業(yè)區(qū),平時有賞燈集市、漢服巡游、畬鄉(xiāng)婚俗等游藝活動,一期入駐的攤位及商鋪就有102個,日均營業(yè)額超過10萬元,累計拉動消費1000余萬元。
同樣熱鬧的,還有市區(qū)西城美食廣場。
“想吃什么自己拿?!薄昂绵?,加醋加辣!”在廣場一角的熱鹵攤位前,顧客絡繹不絕。閆大哥和他的妻子配合默契,一人切菜鹵煮,一人加料裝袋,短短一兩分鐘后,一份熱氣騰騰的現(xiàn)撈熱鹵就出了鍋。
“每天晚上十一二點收攤,一回家就開始鹵制第二天的肉類食材。接著睡三四個小時,趕緊出門采購新鮮蔬菜,忙活到下午3點,又可以出攤了?!遍Z大哥告訴記者,入夏后,他們把熱鹵桶換成了冷凍柜,為的就是確保食材新鮮,因為鹵的肉得鮮嫩,內臟得分割得恰到好處,菜市場老板的刀工粗糙,還得靠自己精細加工,才能讓每天的鹵味都能保持一致的口感,“這兒的攤子多,大伙兒都在心里較著勁,誰家要是賣不新鮮的食物吃壞了客人,在市場里的名聲就敗掉了?!?/p>
晚上11時,在市區(qū)處州府城、西城等夜市依舊人來人往,流連于此的,是歡樂、微醺的食客,是兢兢業(yè)業(yè)的攤主,是肉和主食,是小龍蝦和串炸,是小酒、小海鮮,是生意、生機,更是生活。
“老饕”陳瑩穎說,她平時得閑就會約三五好友到夜市逛逛,聽音樂、嘗美食,“夜市的氛圍溫馨,有種讓人放松下來的魔力?!?/p>
事實上,在夏日夜市吃宵夜,已經(jīng)成為麗水人的生活方式。在消遣之外,其實還有別的價值,就像在工作的燥熱感與生活的乏味之間開辟緩沖帶,從可口的食物、可靠的攤子和可親近的人里找到心靈的慰藉。
前路
樂于享受生活的麗水人,從不缺對街頭美食的熱情。那些隨夜市流動的人群、來自五湖四海的美食,那些充滿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的烹飪,那些餐飲風格的融合、生活態(tài)度的交互,塑造著這座城市,而且就像血液一般,為城市肌體輸送著鮮活的生氣。
傍晚時分,一輛輛滿載各式小吃的攤車停進了小區(qū)、街巷,早早開始營業(yè)。臭豆腐、麻辣串、冰粉、熱鹵……各種美食的香氣撲鼻而來,而人們也開始穿梭于各個攤位之間,感受著濃濃的煙火氣。
在市區(qū)麗嘉花園小區(qū)門口,市民羅曉靜在一家名叫“鹵辣辣”的鹵味小吃車前,挑選著自己愛吃的菜品。
別看小吃車規(guī)模不大,經(jīng)營得好也能有可觀的收入。今年是賴偉杰經(jīng)營“鹵辣辣”的第二年了,開過超市、小吃店的他,最終在這方寸之間找到了生活的安穩(wěn)。
“最開始擺攤時,一天只能賣200串,現(xiàn)在回頭客多了,生意也穩(wěn)定了,基本上每天能賣700-800串,夏天生意好的時候,能賣1000多串?!辟噦ソ苷f,自己和妻子兩人靠著這個鹵味攤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晚上賣不完時還得經(jīng)常換位置,幾乎每天都要做到凌晨兩三點才能回家,“之前擺在燈塔三村附近,但由于是流動攤點,平時搶個好位置都不容易,現(xiàn)在索性搬到了自己租住的房子附近?!?/p>
賴偉杰告訴記者,他們一直沿街擺攤,也考慮過找個店面,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實現(xiàn),“如果有了固定的夜市攤位或者店面,就會有‘正規(guī)軍’的感覺,心里也踏實。不過,如果開了店,肯定要追加成本,單純做鹵味很難維持,得考慮拓展產(chǎn)品線,這又涉及人工成本和食材成本,總覺得心里還沒底。所以,現(xiàn)在我們打算認真守著這個小攤,把生意踏踏實實做好、做紅火,積累了足夠的經(jīng)驗,再做進一步打算?!?/p>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小小的地攤、餐車,一頭連著老百姓的消費,一頭連著老百姓的生計。如何為“地攤經(jīng)濟”提供更有人情味的發(fā)展空間,讓更多創(chuàng)業(yè)者在這個門檻不高,但能各展所長、憑實力說話的市場中找到奮斗價值?很顯然,這是一座城市面對的新課題。
作者:記者 沈雋 鄭佳侖 通訊員 程鈴惠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