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_欧美一级网站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在线网址

您當前的位置 :城市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成年輕人精神加油站
2024-09-10 13:42: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wǎng)易微博

原標題: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對外開放吸引廣大市民

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成年輕人精神加油站

“文化糧倉”,好戲連臺;“森林書苑”,心靈家園;“運河之舟”,揚帆起航。自去年底正式對外開放,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不僅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更成為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高地。

一系列精品演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藝術展覽,吸引了廣大市民,尤其是大量年輕人的目光與腳步,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精神文化舞臺。

北京藝術中心

音樂劇、先鋒戲劇、沉浸式表演

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標,北京藝術中心的魅力不僅局限于夜晚的璀璨與熱鬧,白天的它同樣在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9月6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北京藝術中心戲劇場,音樂劇《北上》正在排練,為該劇9月7日的首演做著最后的磨合與準備。作為2024年度“大戲看北京”展演劇目,這部由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制作的音樂劇的上演為北京藝術中心9月的演出拉開序幕。

2024年是北京藝術中心的開幕元年,自揭幕至9月3日,北京藝術中心舉辦各類演出190場、藝術活動176場,服務觀演觀眾10.94萬人次、參觀觀眾13.59萬人次。北京藝術中心突出演出的現(xiàn)當代性、時尚、跨藝術門類融合的特點,更多著眼年輕觀眾和市場培養(yǎng)。“一方面,北京藝術中心會引入國家大劇院的經典演出,讓副中心的觀眾也能欣賞到經典的高雅藝術。”國家大劇院藝術中心運營管理部李宵伊介紹說,如原創(chuàng)歌劇《運河謠》、原創(chuàng)話劇《林則徐》等優(yōu)質劇目,捷耶夫斯基與馬林斯基樂團、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俄羅斯芭蕾舞蹈家扎哈洛娃、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等國際知名藝術家與藝術機構同步登臺北京藝術中心。

“另一方面,北京藝術中心會在觀眾年輕化,以及演出類型的多樣性等方面做更多的嘗試。引入音樂劇、現(xiàn)代舞、先鋒戲劇、沉浸式表演等藝術門類,拓展演藝新場景,構建開放多元的藝術生態(tài)。”今年7月在北京藝術中心露天劇場上演的國家大劇院新制作話劇《仲夏夜之夢》就吸引了大批年輕劇迷多次打卡。今年下半年即將引入的音樂劇《貓》《安娜·卡列尼娜》等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同時,北京藝術中心結合劇院特色策劃管風琴藝術周。此外,北京藝術中心還根據(jù)區(qū)域觀眾的藝術需求積極引入親子類、家庭類演出,填補區(qū)域內親子類優(yōu)秀演出的空白。

截至2024年8月,北京藝術中心已成功舉辦170余場公益藝術活動,通過周末音樂會、公共空間普及演出、主題藝術周、藝術體驗工作坊等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為城市副中心的廣大觀眾提供高品質的文化休閑生活。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

精品展覽、文創(chuàng)市集、體驗活動

9月6日10時,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準時開門,“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與金沙”展廳前就開始排起長隊,此后的觀眾絡繹不絕。據(jù)統(tǒng)計,截至8月中旬,“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與金沙”展覽開幕50余天,已接待觀眾86萬余人次。“‘三星堆’展覽每天的體量太大了,最多的時候這一個小小展廳一天的接待量就達到3萬人次。”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公眾服務部講解主管劉萍說。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自2023年12月27日開放以來,觀眾日參觀人次不斷攀升,截至2024年8月中旬,共接待觀眾170余萬人次。博物館推出四大類型展陳,其中,基本陳列“京華通惠運河永濟——北京與大運河歷史文化陳列”通過八個部分超過1000件文物、藝術品,以時間為軸,生動還原大運河發(fā)展演變歷史,吸引了眾多觀眾。“對于觀眾,尤其是青年人更多了解大運河的歷史,有非常大的幫助。”劉萍說。同時,博物館還開展北京文化、運河文化、非遺文化、民族文化等主題教育活動44場,累計參加少年兒童及家長1200余人次,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89場,參與觀眾萬余人,社會反響強烈。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開放以來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展覽周、文創(chuàng)周、閱讀周、電影周四大主題周都有相應的活動,其中,文創(chuàng)市集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這些攤位展出與古都北京、大運河文化、館藏文物等息息相關的多款文創(chuàng)產品,包括冰箱貼、書簽、擺件、帆布包、盲盒、護膚品等形式。不僅傳遞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潮流、藝術美感與生活實用相結合。

除文創(chuàng)產品外,還有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讓年輕人感受到博物館的無限樂趣。非遺體驗項目、國潮文創(chuàng)、傳統(tǒng)手工藝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游客和觀眾帶來別具一格的體驗。“多種非遺傳統(tǒng)工藝的展示,為游客和市民提供一個近距離感受傳統(tǒng)工藝的機會,也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

北京城市圖書館

“非遺零距離”、古籍修復技藝演示

北京城市圖書館作為北京的一個文化新地標,如何吸引年輕群體前來打卡閱讀學習?在首都圖書館宣傳策劃部副主任李凌霄看來,北京城市圖書館本身就充滿無限的新鮮感和向上向前的時代感,對青年讀者極具吸引力。這樣的一個綜合性文化閱讀空間,考慮到當下都市里的年輕人生活節(jié)奏很快,工作壓力很大,大家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時間越來越有限,在他們覺得圖書館離自己越來越遠的時候,想要吸引這些年輕人重新再回到圖書館,就不能再是一個傳統(tǒng)樣式的圖書館。

北京城市圖書館亦稱“森林書苑”。“我們會考慮不斷地豐富館藏,將這里面蘊含的文化因子及知識元素提煉出來,進行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就是在圖書館里面設置多個可以沉浸式體驗與交流互動的文化場景。”李凌霄說道,這樣青年讀者來到北京城市圖書館的時候,就不會只是走馬觀花地觀看一下天花板級的建筑空間,他可以完全融入到這些文化的場景里面,愉悅心情放松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有所體驗與學習。

北京城市圖書館自從開放以來就非常受讀者歡迎,尤其是被大廳里的知識山丘所吸引。“我們曾經在知識山丘接待過一位來自土耳其的讀者。他非常用心地在知識山丘上找土耳其語的閱讀名言,最終沒有找到,給我們建議一定要增加土耳其的語言。”李凌霄說道,就在今年暑假,還在此接待過一家在丹麥的華裔家庭,兩個孩子特別喜歡城市圖書館,他們在知識山丘里找到丹麥語的閱讀名言,當時特別開心。

今年城市圖書館舉辦多場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就有非遺館的主題活動“非遺零距離”。這一活動請了很多不同領域的非遺項目傳承人來到圖書館現(xiàn)場跟大家交流,展示非遺記憶,并手把手教現(xiàn)場觀眾讀者體驗非遺項目,回歸傳統(tǒng)文化的那種生活氛圍。

“另外就是古籍館,目前每周二、周五都有首圖古籍修復師給現(xiàn)場讀者演示古籍修復技藝。讀者可以近距離地觀摩古籍修復師如何將那些殘缺的書頁修舊如新。與此同時,古籍修復師還會向讀者分享古籍文獻裝幀設計的技法知識。”李凌霄如是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