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天氣炎熱。8月3日下午3時許,室外驕陽似火,青陽縣丁橋鎮(zhèn)天屏村為民服務中心屋后近200畝桃林內,甘自利不畏高溫正忙著給水蜜桃桃樹修剪枝條。“今年水蜜桃桃樹正式掛果,第一年的收入就達到了30多萬元。”這一可喜的收成,讓身為這片桃園的負責人甘自利更有勁頭。他指著東側2畝冬桃林說:“喏!那些用黃袋子套著的是一個個如雞蛋大小的冬桃,成熟期在10月份,目前長勢不錯哩!”
一個多月前,這里的水蜜桃開園采摘,天屏村許多村民忍不住過來嘗上一口。這種甘甜的滋味其實早就流進了劉立富、甘正能、徐光文等村民的心里。自從前年開始,劉立富就常年在桃園里務工,除草、修枝、打藥、施肥、采摘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劉立富說:“工作量不大,離家又近,每個月收入有近3000元呢!”像劉立富一樣在桃園里務工的村民,把桃園帶給自己的實惠親切地稱為特色“甜蜜經濟”。
看到桃園能為鄉(xiāng)親們鼓起“錢袋子”,甘自利打心眼里感到高興。他說:“早在2017年,我生活的天屏村楊西沖中心村,就被列為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雖然小溪穿村而過,村莊整體環(huán)境干凈整潔,基礎設施便民利民,但是靠在家從事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的鄉(xiāng)親們,當時生活并不那么富裕。”作為被鄉(xiāng)親們推選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理事會會長的他,思考了很長時間。“村莊美了,產業(yè)也要旺起來,讓全體村民富裕富足,這才是鄉(xiāng)村振興該有的模樣。”丁橋鎮(zhèn)分管負責同志與他交流時所說的這席話,時刻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2019年,在該村村民趙家林的引薦下,甘自利對接上無錫一家種桃專業(yè)大戶,經過考察和論證,發(fā)現(xiàn)天屏村的土壤特別適合種無錫陽山水蜜桃。于是,當年他把本村300畝荒地流轉下來,種植無錫陽山水蜜桃,并成立利水家庭農場。為支持農場加快發(fā)展,發(fā)揮其帶頭示范作用,天屏村利用產業(yè)扶貧項目資金,幫助農場建保鮮庫、修果園道路等設施。“在丁橋鎮(zhèn)黨委政府及天屏村‘兩委’的支持下,3年后的今天,水蜜桃產業(yè)迎來了收獲季。”前些日子,看著源源不斷的網(wǎng)上訂單,甘自利喜上眉梢?,F(xiàn)在園子有收益了,天屏村村集體也跟著受益。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甘心水說:“今年,村集體也從中獲得了3.2萬元的收入。”他告訴記者,因為水蜜桃品種好,口感脆、甜、鮮、美,前些日子,來自銅陵、南陵、安慶等周邊市縣的眾多市民慕名而來,在這里體驗采摘的樂趣。桃園帶來的效益,不僅鼓了村民的“錢袋子”,還增加了村里的集體收入。甘心水認為:“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這種特色‘甜蜜經濟’讓天屏村村民生活也越來越甜!”(記者石澤豐)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