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是對我國哪座城市的美稱
石頭城是我國南京的美稱。石頭城位于南京市鼓樓區(qū),是一處六朝時期的著名遺跡,遺址位于現(xiàn)清涼山一帶,有“東吳第一軍事要塞”之稱。
孫權(quán)在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保護東吳京師建業(yè)的資本;預(yù)備軍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臺,在軍事上,用來立即發(fā)出報警信號。后來,晉將軍王濬率水軍進攻東吳,東吳造鐵鏈橫江中,晉軍燒斷鐵鏈。導(dǎo)致石頭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吳王孫皓投降。后來,長江已逐漸西遷,并在石頭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積,變得平坦。石頭城不再是這么危險。朱園建設(shè)天府石頭城市為天府市的一部分。石頭山如今是涼爽的山區(qū)。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條河天然石材的影響。建造石頭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墻的一部分。
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quán)遷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guān)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墻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志.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里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南京為什么叫石頭城
南京被稱為石頭城,有兩種歷史典故。一段是戰(zhàn)國時期,另一段是三國時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是保障建康城西部安全的軍事重鎮(zhèn)。而到了三國時期,這里成了東吳的勢力范圍。公元211年,東吳的孫權(quán),將都城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城。至此,南京有了石頭城這個稱謂
關(guān)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wù)| 建站服務(wù)|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