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11月中旬,中國在運營P2P公司完全歸零。
在今日舉辦的財經年會2021上,中國銀保監(jiān)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的扭轉。
其中,影子銀行風險持續(xù)收斂,規(guī)模較歷史峰值壓降了大概20萬億元。“互聯(lián)網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此前10月22日,中國銀保監(jiān)會副主席梁濤透露稱,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到今年9月末只剩6家,借款借貸規(guī)模及參與人數(shù)連續(xù)27個月下降。
5年前,P2P公司借著互聯(lián)網金融的東風大量涌現(xiàn),最高的時候有五六千家。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互聯(lián)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P2P進行重點整治。
方案中提到,P2P網絡借貸平臺應守住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落實信息中介性質,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發(fā)放貸款,不得非法集資,不得自融自保、代替客戶承諾保本保息、期限錯配、期限拆分、虛假宣傳、虛構標的。
近幾年來,P2P網貸清退和轉型工作一直在進行中。今年6月底只有29家在運營,8月進一步縮減到15家,9月底則只剩6家,11月中旬終于徹底歸零。
今年8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曾表示,專項整治工作基本結束后,將轉入常規(guī)的監(jiān)管。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