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能回復5個人,而且不能多說話,充值后,看里面的其他任何一項,又要求充值,所以我的128會員是干啥的?”
近日,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對愛優(yōu)婚戀APP發(fā)起投訴,指出其128元的認證費“毫無用處”,相關的服務無法匹配支付的費用。記者查閱相關平臺發(fā)現,愛優(yōu)婚戀是北京悅緣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款主打海歸群體的婚戀交友平臺,注冊后需繳納128元認證費才能對信息進行審核,并獲取有限的聊天服務。
疫情爆發(fā)后,海外留學生選擇回國的人群有所上升,根據智聯招聘發(fā)布的《2020中國海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留學生回國求職同比增長67.3%,從整體求職海歸的年齡分布看,25-34歲群體占比最高,達64.6%。這個年齡的人群處于適婚階段,在選擇婚戀軟件時面臨被套路的風險。
128元認證費只能聊5次,“不予退還”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應視為無效
根據愛優(yōu)婚戀官方介紹,該軟件旨在為優(yōu)質海歸華人單身人士提供真實可靠的高品質婚戀平臺,其實名認證會員超過300萬人。
記者向客服求證得知,只有開通認證費后才可以獲得和會員聊天的權限,在128元的認證費中,還包括用于對用戶身份證、學歷及視頻的審核。
在黑貓投訴平臺,近三個月以來,有關128元認證費的投訴達幾十條。
“愛優(yōu)婚戀注冊需要128費用,結果,聊聊天都無法正常使用,只能說5句話”,艾琳(化名)表示,她在愛優(yōu)婚戀花了認證費后每日只能說五次話,繼續(xù)聊天就需要解鎖VIP。
根據唐姐(化名)的投訴信息顯示,解鎖VIP一年需要花費998元,可以跟無限量人聊天,一個月則需要298元。唐姐試著交了一個月,“沒交錢之前很多人關注,交錢后沒幾個人關注、回復,而且大多數都是外國人頭像,身份也沒認證,感覺被騙了。”
記者向有關客服咨詢認證費的限制條件時,對方對記者“只是會員個數有限制,和會員聊天時長沒有(限制)”的疑問,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記者進一步查看愛優(yōu)婚戀的用戶協議發(fā)現,有關認證費的條款只寫了可獲取每天與5個用戶聊天的權利,但并未標明聊天次數。其進一步強調,“愛優(yōu)婚戀提供均為線上服務,上述費用一經支付,不予退還。用戶已購買的任何收費服務不能以任何理由退購或調換成其他服務。”
對此,貴州省畢節(jié)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姜楨祥律師向藍鯨TMT記者指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據此規(guī)定,該平臺設置的這個條款屬于排除和限制消費者權利的格式條款,是無效的,用戶有權要求其退款。
海歸用戶身份難以保證,婚戀平臺免責聲明非護身符
除常見的誘導消費套路以外,愛優(yōu)婚戀依舊擺脫不了婚戀平臺用戶信息成謎的頑疾。
根據其官方信息顯示,“平臺匯聚了大量海歸和長期居住在海外的優(yōu)質單身男女”,而記者調查發(fā)現,該平臺的海歸身份真實性是存疑的,在咨詢期間,客服承認,平臺上是存在海歸的,但并不保證都是。
實際上,不少婚戀平臺都存在信息魚龍混雜的現象。記者查閱百合網、珍愛網和愛優(yōu)婚戀的免責聲明,發(fā)現都有類似“對于用戶的個人信息,已采用相關措施并已盡合理努力進行審核,但不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合法性或可靠性”的條款,并進一步強調用戶要自主進行鑒定,并自行承擔后果。
“我碰到過貨真價實的騙錢財騙子,拉你做原油交易的”,曾在莫斯科留學回國的張娜(化名)通過婚戀平臺網站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她在向記者講述自己經歷時指出,曾在婚戀平臺遇到過騙子。
“開始聊天時很巧妙地問我日常生活工作,慢慢往股票理財上引,得知我有些股票是朋友在打理,就要拉我入某個群,說是可以做更掙錢的原油期貨之類的”,當時張娜同意進群,但也表示只看不做,后來,她和一個單身朋友聊天,得知網上認識的一個人拉她做原油,這時張娜恍然大悟,“突然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遇到騙子了,立馬拉黑!”
盡管婚戀平臺無法保證每位用戶的真實情況和動機,但消費者一旦被騙,平臺的免責聲明并不能讓其擺脫責任。
姜楨祥律師表示,根據《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網絡運營者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據此規(guī)定,婚戀平臺單方面發(fā)布的免責聲明并不能免除其對用戶信息審核不嚴的責任。同時,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的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據此規(guī)定,如果因婚戀平臺出現虛假用戶,并導致其他用戶被騙,其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愛優(yōu)婚戀在審核信息方面加入了違規(guī)處罰名單,涉及到發(fā)布廣告宣傳騷擾類信息的;嚴重違規(guī);發(fā)布色情騷擾類信息騷擾用戶;發(fā)布包裹、彩票、博彩等詐騙信息;頭像、資料虛假或冒用等行為的,平臺會進行封號處理,并予以公布。
知乎網友海玥自稱曾體驗過多款婚戀交友軟件,“愛優(yōu)婚戀是我玩過價格最貴的軟件,因為很高的收費門檻與其他軟件相比上面的屌絲很少。”盡管如此,她同樣感嘆,“另外和其他交友軟件一樣這個軟件上面的騙子也不少,聊了10個人遇見了3個騙子,手段很低端。”
可見,婚戀平臺的虛假內容很難徹底規(guī)避,如何加強用戶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度值得平臺思考。
我國單身人口突破2.4億,選擇線上平臺要保持頭腦清醒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2.4億,超過7700萬人獨居,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9200萬人。
根據艾媒咨詢《2021中國單身群體消費行為調查及單身經濟趨勢分析報告》,從單身原因調查結果來看,主動性選擇享受單身生活/不著急戀愛為單身群體主要單身原因,占比達45.9%,其次,被動性單身原因如交際圈小和工作繁忙各占43.6%和39.3%。
依舊在美國留學生活的孟妮(化名)嘗試用線上婚戀平臺來找尋另一半,她對記者表示,“我意識到自己生活圈子確實比較小,又不愛參加派對集會什么的,線上平臺或許可以為我打開一個交朋友的窗口。”在她看來,生活圈子小,擇偶標準高,排斥親人介紹,需要花更多精力來適應(習慣獨立生活多年), 覺得婚姻不是決定生活幸福的指標等,成為海歸群體在婚戀交友方面可能存在的阻礙。
有意思的是,6月22日,記者以“海歸”為關鍵詞,在微熱點平臺搜索近7天的相關熱度發(fā)現,在與海歸相關的全部信息中,提及頻次最高的詞語依次為木耳、海歸和相親。
孟妮講到自己經歷時表示,在她已經回國的朋友里,也有一個朋友通過線上平臺交了男朋友,交往至今,“在美國的女性朋友里,大約不到一半都和自己說過用過類似的網上交友軟件。”
姜楨祥律師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婚戀軟件時,首先應當注意的是核實該網站是否是合法設立的,其營業(yè)執(zhí)照上的經營范圍是否有提供婚戀交友服務的事項,同時還要查詢一下該平臺所屬公司的涉訴情況,判斷該平臺的可信度和社會認可度。如果在婚戀平臺上被他人騙取錢財,建議及時報警,如果是一般侵權行為,達不到刑事立案的標準,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盡管通過婚戀平臺成功脫單,張娜也提醒單身人士,一要降低貪欲心,碰到一上來就光環(huán)附體的人要保持頭腦清醒,要擦亮眼睛,保持辨別能力,其實真正有“貨”的人才不會輕易就亮出底牌的,只有目的不純的人才會有意識或明或暗的曬家底炫富的。二是在辨別清楚的基礎上,認準目標后,拿出真誠,其實婚戀軟件就是個平臺,關鍵是使用的人如何使用,這才是個問題。(記者 王雅迪)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