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qū)西南舁鄉(xiāng)咀子上村一派熱鬧景象——首屆冰雪旅游節(jié)正在舉辦,許多市民趁著周六放假來到這里,暢享冰雪之樂、感受鄉(xiāng)村氣息、體驗農耕文化……作為村里最早一批開農家樂的人,村民李小花更是忙里忙外招待客人。
走進小花農家樂,陣陣暖意撲面而來。屋內窗明幾凈,墻上掛著的電熱板美觀且現代感十足,客人們脫去外套,品嘗特色農家飯。“早在前幾年,俺們村就推行‘煤改電’工程,拆了煤爐改成電取暖,干凈又方便。”李小花笑著說。
李小花家“拆了煤爐改電爐”是我市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冬季清潔取暖,一頭牽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云。2017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工程,讓農戶屋要暖、城鄉(xiāng)天更藍。到2021年底,我市共有28萬余戶完成“煤改電”“煤改氣”“煤改醇”“煤改生物質”等,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6.16萬戶清潔取暖改造任務。
加強頂層設計 讓農戶裝得上
做好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既是保護美好環(huán)境的本質要求,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2017年以來,我市按照國、省有關工作要求,深刻認識清潔取暖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切實組織好、落實好、完成好清潔取暖改造各項工作任務,讓農戶裝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清潔取暖改造工程開展以來,我市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并印發(fā)了《陽泉市清潔取暖改造工作方案》《陽泉市冬季清潔取暖保暖保供協同機制工作方案》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甲醇燃料儲存能力建設、清潔取暖智慧云平臺建設、運行管理機構建設等作出批示,為我市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推進指明了方向。陽泉市清潔取暖保暖保供協同機制明確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擔任總指揮,由5個縣(區(qū))、陽泉高新區(qū)、13個單位分管負責人擔任成員,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向縱深推進。
具體推進過程中,我市將清潔取暖改造工程總協調辦公室設立在市能源局,并設立了5個專業(yè)辦公室,組建起7個專業(yè)督查組,從嚴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各項工作落地落細。近年來,市清潔取暖辦、市能源局針對查漏補缺、保暖保供、回訪服務、巡查巡檢、散煤清零等熱點難點堵點問題,進行專項安排部署,并聯合市發(fā)改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場監(jiān)管局、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市農業(yè)農村局等,開展了多次督導檢查,確保農戶清潔取暖設備裝得上。
落實獎補政策 讓農戶用得起
推行了“煤改電”“煤改氣”“煤改醇”“煤改生物質”等,如何保證農戶用得起?我市加強政策創(chuàng)設,市政府辦公室印發(fā)了《陽泉市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示范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陽泉市生物質取暖運行補貼暫行標準》《陽泉市農村困難群體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幫扶辦法》等,緩解用戶資金壓力,確保農戶既要裝得上,還能用得起。
市能源局負責人舉了幾個例子——2021年,我市下達冬季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市級配套資金12824萬元,生物質補貼標準由原來每戶800元提高到了每戶1200元;“煤改電”政府補貼推行線上發(fā)放,2021年11月和12月發(fā)放電費補貼近578萬元,惠及城鄉(xiāng)4萬多戶人家。
郊區(qū)舊街鄉(xiāng)南溝村實施了“煤改電”工程。村黨支部書記閆潤紅介紹,剛開始個別村民有點排斥“煤改電”,害怕電費高又不暖和,但實際用起來以后,市級、區(qū)級對用戶都有財政補貼,村民負擔得起。
平定縣岔口鄉(xiāng)食足村是實施“煤改醇”的村莊之一。市、縣兩級均制定出臺了資金補貼辦法,由兩級財政予以補貼。如今,在食足村里轉一圈,村民門前的煤池不見了,冬天不用出門倒爐渣了,屋子里的煤煙味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潔凈、便利的暖氣片和整潔的村容村貌。
完善配套服務 讓農戶用得好
推行清潔取暖改造工程,離不開優(yōu)良產品、精準施工,同時,還需要完善的售后服務,才能確保農戶用得好。
市誠信偉業(yè)商貿有限公司是平定縣“煤改醇”工程中標企業(yè)之一。公司負責人仲剛介紹,誠信偉業(yè)公司成立于2014年,經營范圍包括太陽能熱水器的銷售與維修,零售甲醇、乙醇,銷售太陽能光伏設備、空氣源熱泵等??紤]到有些村民上了年紀,不會使用壁掛爐,公司在設計產品時突出簡單、明了,村民只需摁下按鈕就能啟動壁掛爐。
施工過程中,市誠信偉業(yè)商貿有限公司配合市瑞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科學制定方案,倒排工期,工作人員白天在工地奔忙,晚上加班加點協調各項工作,確保如期供暖。
市瑞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裝售后負責人介紹,公司在給村民安裝壁掛爐和暖氣片的同時,將維修電話以卡片的形式發(fā)放到村民手中。大家只要有需求,可以撥打電話報修。同時,公司還在安裝有壁掛爐和暖氣片的鄉(xiāng)鎮(zhèn)成立了維修服務站點,可以快速解決村民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如今,“半夜起床加煤、早晨醒來倒煤灰”在不少村莊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取暖變得省事、省心,此外還有我市越來越藍的天空。(記者張泉東)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