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站樞紐開站日的臨近,日前,杭州交投集團邀請了首批西站觀察員提前體驗樞紐配套。記者作為其中的一員,從西面的環(huán)站交通到站內各層,悉數體驗了一番。
觀察團到達西站的路線,從石祥西路上留祥路高架,越過繞城高速一路向西,在西站站房西北的320互通進入運溪高架,再到達西站西部的落客平臺。
這次主要體驗的線路留祥路西延,一路通往科技大道,將于近期開通,將成為一條溝通臨安區(qū)、余杭倉前、西站、三墩西等區(qū)塊的交通走廊。經過正對西站北面的隧道時,記者看到隧道一旁已經印上了西站的吉祥物“云寶”,出隧道后不久,便能看到西站站房與“云門”的西立面。
“這段路并不是今后進出站的常規(guī)路線,之所以走這條路線,就是為了體驗從市區(qū)到樞紐的感受,感受樞紐配套交通路網的高效。”西站樞紐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道。記者計算了一下,從三墩到西站落客層,一路下來不到30分鐘。作為觀察員,同時也深度參與了西站規(guī)劃建設的城市研究專家王群力感嘆,“道路很快,感覺一會就到了。
從落客平臺進入候車層,杭州文廣集團綜合頻道制片人張平說,這是她第一次進西站實地體驗,“很震撼,感覺杭州又多了一個富有現代感、國際范、大氣的建筑。”
目前西站站內設施已經基本安裝完畢,一眼望去,這個巨大的空間以白色為主色調,配以灰色和玻璃罩棚的棕色。通過進站安檢口,走入寬度約78米的無柱空間面,向南可以看到“云門”頗具特色的非線性門洞,向北可以看到吳山寡山,是兩派不同的風景。
“云廳”東西兩個特別顯眼的巨大玻璃罩棚,是中央進站系統“云谷”的一部分,站在罩棚向下望,可以同時看到鐵路站臺層、6米夾層、0米到達層,還能依稀看到地鐵層的一部分。從地鐵層出站的旅客,可以從站房中部坐扶梯上到達層,再乘不遠處高約24米的進站大扶梯,一路上“云廳”,“轉個身”就可以安檢進站,很方便。
記者注意到,一旁旅服夾層上,也有通道通向同在落客平臺的雨棚上蓋,沿著西站站外一圈的大連廊的形態(tài)也已經初現,在西站的設計中,它們都是站城融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看了很多,觀察團想提的建議也很多。浙江工業(yè)大學城市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偉強提出,西站需要整體設計綠化方案;新華社高級記者方益波也是第一次進西站參觀,他表示,相信“云門”會成為杭州的城市地標。
西站的6米夾層將劃出一片區(qū)域作為浙江鐵路陳列館,現在正對外征集展品,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蔡峻說,公共空間能給大家提供一個諸如此類的情感連接,特別好,他的父親特意找出了兩張40年前在倉前站工作的照片,希望能提供給西站。
據悉,除了邀請專家、媒體作為觀察員看西站、提建議,后期,市交投集團預計還將組織市民和鐵路愛好者,作為觀察員進西站。市交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呂勁松也表示,將參考這次專家們的意見,著重探討整體綠化方案,不斷打磨西站的各個細節(jié)。(記者 章翌 通訊員 宛婧 蘇適)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