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小兵實習生李國春
在吳中區(qū)有一支“愛心媽媽團”,她們來自不同行業(yè),因為愛聚到了一起。她們14年如一日,用慈母般的愛感化挽救那些誤入歧途的青少年,幫助曾經受到侵害和身陷困境的孩子走出陰霾,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們“愛心媽媽”。
“愛心媽媽”對小朋友進行回訪。吳中法院提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任庭長,14年“愛心媽媽團”領路人
“各位家長晚上好,我是吳中區(qū)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審判庭的法官。歡迎大家參與‘愛心媽媽說’第三期線上課程。”5月18日晚上7點,匆匆在食堂吃過晚飯的吳中法院少年及家事審判庭(以下簡稱少家庭)庭長吳婉瑾和法官助理唐靜,一路小跑趕到少年家事審判中心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打開在線會議軟件,開啟了當天晚上的家庭教育直播課。
從刑庭到民庭再到如今的少家庭,吳婉瑾一干就是19年。如今的她,除了員額法官、庭長,還有另一個特殊身份——“愛心媽媽團”聯(lián)絡人。
2009年,吳中法院的少家庭剛成立不久,法官們需要做很多延伸性的調查工作。在辦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時大家發(fā)現(xiàn),光靠法院的力量去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情況有很大的局限性。“能不能與婦女組織合作?”原少家庭庭長狄蕾是“愛心媽媽團”發(fā)起人,她與區(qū)婦聯(lián)溝通,并得到大力支持。
“愛心媽媽團”成立之初,成員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婦聯(lián)等部門推薦的十幾位成員。經過14年的發(fā)展,如今,這個團已壯大到50名成員。這些“愛心媽媽”有很強的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愛心。盡管她們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但每次有任務,她們總是樂此不疲地抽出業(yè)余時間去主動幫助一些孩子和家庭。
“我之前在刑庭也要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所以2016年便加入了‘愛心媽媽團’。直到2020年工作調動到少家庭,與‘愛心媽媽團’有了更充分的接觸。”從狄蕾庭長手中接過接力棒后,吳婉瑾認為,“愛心媽媽團”除了可以幫助調查在涉少刑事、民事案件中孩子的家庭情況、參與失足少年回訪幫教外,還可以在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更好的法治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從2020年起,“愛心媽媽團”便將“業(yè)務”進一步拓展,舉辦沙龍、講座,輸出法律或者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讓更多未成年人家庭接收到“愛心媽媽團”的關愛。
與法院莊嚴肅穆的氛圍不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色調輕快明亮。吳婉瑾正是在這里,主持當晚的線上指導課。“這次活動吸引了100多位小學生家長參與。希望‘愛心媽媽團’能給更多未成年人送去關愛和幫助?!眳峭耔f。
14年來,“愛心媽媽團”共開展家庭情況調查120余次,幫160余名青少年回歸正途,開展心理輔導50余次、各類法治宣講上百場,上門慰問困難孩子家庭21次,發(fā)放司法救助金5萬元。
“愛心媽媽”看望在事故中受傷的未成年人。吳中法院提供
13年“團齡”,用愛守護“心理孤兒”
郁偉芬是有著13年“團齡”的“愛心媽媽”,也是團內年齡最大的成員。她非常和善,說話總是娓娓道來,溫暖又有力量。在與她的交流中,有一種特別的被信任感,想要跟她聊下去。
雖然在團內年紀最大,但郁偉芬卻是團內最活躍的“愛心媽媽”之一。郁偉芬的身份可不少,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吳中區(qū)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負責人、“愛心媽媽團”成員、吳中法院人民陪審員……2009年6月,郁偉芬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從那以后便開始了心理健康志愿服務的進程。2010年,她加入了“愛心媽媽團”,開始為一些涉案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與干預。她介紹,很多未成年人由于家庭原因,成了“心理孤兒”,他們希望被重視,也希望通過其他方式去表達。
每一個涉少案件背后,都有一個需要被關心關愛的孩子?!拔业浆F(xiàn)在都記得看守所的那個女孩。”當回憶起第一次以“愛心媽媽”的身份去做心理疏導時的場景,郁偉芬充滿了感慨。
“有一次與狄蕾庭長一起去看守所見一個16歲的小姑娘。當我見到這個女孩后非常震驚,她非常瘦弱,眼睛特別大,但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她說自己是受人指使才參與敲詐的,但并不知道這么做是違法的?!蓖⒆拥哪?,郁偉芬瞬間母愛上涌,感到非常地心疼。
“我對這個小姑娘說,既然你父母現(xiàn)在沒辦法過來,我可以做你的臨時‘媽媽’,而‘媽媽’是不會因為孩子犯錯而不要孩子的。女孩一聽這話立馬就哭成了淚人?!焙髞?,郁偉芬一直關愛著這個小女孩,除了心理開導之外,還將一些書籍送給她,用愛的鼓勵,喚醒迷途中的她?!八F(xiàn)在越來越陽光?!庇魝シ议_心地說,作為“愛心媽媽”,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讓人欣慰了。
郁偉芬談到,很多涉案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對于社會的認知也沒有那么清楚。他們犯罪之后,經常是害怕、恐懼,外人很難進入他們的世界。“因為我也是一個母親,我會不自覺地把他們代入到我自己的孩子。”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孩童時期的守護神。在這些誤入歧途的孩子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往往得不到及時的反饋,而“愛心媽媽”可以彌補這一空缺。像郁偉芬這樣的心理專家?guī)еP心和愛意走近他們,可以讓他們孤獨的內心有所依靠。
“‘愛心媽媽團’是一座橋,橋的兩邊連接著法院和群眾。大家普遍認為法院是鐵面無私的。但是,當‘愛心媽媽團’將愛心注入的時候,就覺得法院、法律不是冰冷的,而是溫暖的?!痹谡劦健皭坌膵寢寛F”最大的作用時,郁偉芬欣慰地說。
郁偉芬給未成年當事人做心理疏導。吳中法院提供
30年教齡,是語文老師也是家庭教育指導師
楊秉瑾是位有著30年教齡的小學語文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有豐富的經驗。2017年8月,楊秉瑾被聘為吳中法院人民陪審員。其間,她在陪審席上看到眼前一個個懵懂的少年因為無知而觸犯法律,感到十分可惜。面對這些孩子,法官們和工作人員總是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進行心理輔導,給予鼓勵與信心。
2020年6月,楊秉瑾受邀加入了吳中區(qū)“愛心媽媽團”。在做“愛心媽媽”的三年里,一名遭受性侵的小女孩讓楊秉瑾久久不能忘懷。女孩只有13歲,上初一。經過調查后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孩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父親與女孩幾乎沒有交流,唯一的管教方式就是打罵。而女孩的媽媽只是哭,不能給孩子帶來正確的適齡教育和情緒安撫。
楊秉瑾講述這件事的時候,難抑悲傷,“當時在庭審結束后,我與吳庭長共同找家長聊了40多分鐘,我們跟家長一起分析孩子現(xiàn)在的一些心理狀況和所需要的家庭關愛,改變家長之前的一些錯誤認知。談完后孩子父母淚如泉涌,很后悔自己當初的不當教育方式?!?/p>
吳婉瑾庭長為學生進行普法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忙于工作,跟孩子溝通比較少,甚至有的家長習慣于暴力溝通,孩子不聽話就打一頓,情緒不好就罵幾句。久而久之,青春期的孩子處在一個心理缺愛的狀態(tài),很容易受到不良引導,遭受侵害甚至誤入歧途。
“我始終認為,提前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勝過案件發(fā)生了以后去對他們進行引導?!睏畋f,當?shù)弥皭坌膵寢寛F”要開設一個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她立馬就報名擔任授課老師,用自己的經驗為很多家長賦能。如今加班加點準備課件、進行沙龍分享是常態(tài),但楊秉瑾認為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價值,辛苦也很值得。
在采訪的最后,楊秉瑾驕傲地表示,很多人會很恐懼退休,但自己完全不這么想?!啊異坌膵寢寛F’中有這么多有價值的事情等我去做,我要繼續(xù)做家庭教育指導,幫助更多家長和孩子,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