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出發(fā)4分鐘后消費者才收到出票提示、預定免押金的民宿實際要收200元押金……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2021年國慶長假期間消費投訴情況分析。分析指出,黃金周掀起出游熱潮,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投訴集中;時尚潮品、通訊產品成購物首選;新興文娛消費備受青睞。
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國慶長假期間(10月1日至7日),上海市消保委系統(tǒng)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287件,同比增長1.5倍。服務類投訴1397件,占投訴總量的61.1%,其中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文娛文化服務居前3位,分別為202件、171件、130件;商品類投訴890件,占投訴總量的38.9%,其中服裝鞋帽、家居用品、通訊產品居前3位,分別為141件、131件、103件。
上海市消保委分析指出,國內疫情防控措施有力、總體向好,7天長假,消費者出游需求加快釋放,旅游及相關服務消費市場迸發(fā)活力。長假期間,上海市消保委系統(tǒng)共受理旅游及相關產業(yè)鏈投訴369件,同比增長86.4%。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自由行、自駕游、本地深度游等,傳統(tǒng)跟團游相關投訴僅有6件。自由愜意、隨走隨逛的出游方式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類消費增長,相關投訴集中。
交通運輸投訴問題主要有:搶票軟件出票遲延、退改簽手續(xù)費過高、共享單車計費異常、網(wǎng)約車擅自取消訂單等。例如,消費者周女士投訴稱,其于9月30日在某平臺搶票購買了10月1日祁東到隆安的一人次火車票,當時未顯示搶票成功,次日7點28分收到短信提示出票,出票的卻是7點24分出發(fā)的列車,周女士根本無法出行,聯(lián)系退款遭拒。
餐飲住宿類投訴問題主要有:實際情況與宣傳不符、到店后無法入住、外賣配送遲延、餐廳兌換券預約難等。例如,消費者汪女士投訴反映,10月4日在某平臺下單預定民宿,下單時選擇免押金,實際入住房東卻要求支付200元押金,要求平臺給予合理解釋。
國慶促銷精彩紛呈,線上線下加快融合,沉浸式購物體驗點燃消費者“買買買”熱情,消費市場人氣持續(xù)攀升。服裝鞋帽、家居用品成為消費者熱衷購買的主要品類。長假期間,上海市消保委系統(tǒng)共受理服裝鞋帽類、家居用品類投訴272件,其中與運動鞋相關的投訴有近50件。相關數(shù)據(jù)也折射出消費提質升級下,消費者對年輕化、時尚化潮流單品的關注與喜愛。
據(jù)了解,此類投訴主要反映為產品質量瑕疵、售后服務不及時、未按約定時間發(fā)貨、促銷差價引起已購消費者不滿、不兌現(xiàn)服務承諾等。例如,消費者浦女士投訴稱,9月底她在某運動品牌網(wǎng)上旗艦店付款1040元購買了一雙運動鞋,出現(xiàn)質量問題后聯(lián)系商家換貨,商家同意換貨并承諾會將運費退還給她,然而鞋子雖然已退換,但運費一直沒有退。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消費者對通訊產品更新?lián)Q代的需求明顯上升。長假期間,上海市消保委系統(tǒng)共受理通訊產品類投訴103件,同比增長4.1倍。投訴主要反映為推遲發(fā)貨、發(fā)錯貨等。例如,消費者劉先生投訴反映,9月18日通過某平臺預售購買了一款手機,商家承諾9月30 日發(fā)貨,后續(xù)又改到10月4日發(fā)貨,但卻一直未兌現(xiàn)。
此外,今年國慶期間,文娛活動品類多樣、豐富多彩,話劇演出精彩不停、電影佳片云集薈萃,尤其是以劇本殺、密室逃脫、極限運動體驗為代表的新興休閑娛樂消費初現(xiàn)端倪,成為年輕人文娛消費“新寵”。
長假期間,上海市消保委系統(tǒng)共受理文娛文化消費投訴130件。消費者主要反映問題有規(guī)則告知不清、拖延退款、售后服務缺位等。例如,消費者董先生投訴稱,他支付436元購買了某俱樂部的兩張沖浪票,實際到店后被告知兩張票無法同時使用,聯(lián)系商家要求退款卻一直被拖延。又如,消費者李女士投訴反映,她花費398元購買了某密室逃脫的門票,實際無法前往,多次聯(lián)系經(jīng)營者申請退款,對方始終不予處理。(記者:劉浩)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