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前行的時代,人們總是腳步匆忙,而在擁擠和喧囂之中,有這樣一位勞動者始終堅持著內心的價值追求,踐行著自己的職業(yè)初心。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堅守在一線崗位;他數(shù)年如一日地追求職業(yè)技能的精湛,憑借專注和熱愛,攀上新的高峰。他就是二煉軋作業(yè)部運行作業(yè)區(qū)煉鋼工長尤江濤。
善于使巧勁
尤江濤被大家親切的稱為“有點子”工長,因為他的辦法總是很多。上料系統(tǒng)向爐前輸送破碎料,如果上滿破碎料兩個倉,不僅需要開動布料小車重新定位,而且皮帶上不得跟料,每個爐兩個倉至少造成12分鐘的時間浪費。對此,他結合上料系統(tǒng)特點,積極與電氣、維檢多方聯(lián)系,最終定下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生產間隙,對破碎料料倉口進行移位,將料倉口開到兩個料倉之間,并在兩個料倉隔板處加裝導流板,這樣一來,小車只需一次定位,又合理避免了皮帶空轉時間,顯著提升了破碎料上料效率,有力保障了爐前用料。另外上料系統(tǒng)的料倉下料溜槽較窄,一旦發(fā)生蓬料、堵料,就得靠人工去疏通處理:一人站在料倉上面用六七米長的鋼筋捅料,一人在料倉下料溜槽處不斷用大錘擊打振動。這樣不僅費時費力,還極易造成安全事故。于是“有點子”工長就想到了在下料溜槽處加裝活動鋼板,并迅速把想法轉換為行動。這樣一來,正常下料時用螺絲緊固鋼板以確保料倉密閉性;發(fā)生堵料時,打開鋼板,直擊病灶,迅速解決問題,保障了生產的穩(wěn)定、高效。像這樣的“金點子”、小改革還有很多,他總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或者說是關鍵的問題,于是大家都說他是聰明人,會使巧勁。
樂于下笨功夫
“把簡單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簡單。”這是尤江濤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工作二十八年來,他從不允許自己遲到,每天都是提前半小時到崗位,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作為上料崗位工段長,他每天至少去現(xiàn)場巡查一次,皮帶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腳印,也因此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總是能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設備隱患;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到現(xiàn)場和工友們一起干,他不僅是為了幫大家干活,還想聽大家說說心里話,以便更好地履行工段長的職責;在抗疫的戰(zhàn)場上,他總是拿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干勁兒,夜以繼日地連軸轉,從未缺席駐廠保產的第一線,每次解封后,職工們都胖了,只有他瘦了...他像一位大家長,崗位所有職工都是他的孩子,他充分了解每一位職工的技能水平,并將他們妥善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他像一位大將軍,上陣殺敵時他總是沖在第一位,口中喊得是:兄弟們,跟我上!而不是:兄弟們,給我上!因此,只要是他安排下來的工作,所有人都是不打折扣的立即執(zhí)行。“只有踏踏實實把每一個別人看不上、堅持不下來的‘笨功夫’做好、做到,我們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他如是說。(張艷華)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