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嚼檳榔。據(jù)《南史》卷十五《劉穆之傳》當中記載:“劉穆之微時,往妻兄江氏家求食,食畢索食檳榔,為江氏兄弟所嘲弄。后穆之為丹陽尹,召江氏兄弟宴饗,至醉飽,以金盤盛檳榔一斛進之。”劉穆之金盤檳榔的故事流傳開來,不僅鼓勵了很多落魄的文人志士發(fā)奮圖強,自此,檳榔也成為劉宋王朝尊貴的社交禮品、身份地位的象征。
到了唐代,檳榔已成為一種用來待客的禮節(jié)禮品。唐人歐陽詢在《藝人類聚》中說:“檳榔,士人以為貴,款客必先進,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
在元、明、清三朝,檳榔更是被列為“土貢”供奉皇室。清朝時期,皇室成員嗜好檳榔,各級官員自然上行下效。嚼食檳榔的習慣雖古已有之,但很長一段時間僅在上層社會中流傳。
大家應該在湖南街頭聽說過這樣一首歌謠:“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交朋結友打園臺,避瘟開胃解油性。”但人們對檳榔的前世今生卻了解甚少,其實檳榔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又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隨著時間的推移,檳榔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中流行。我們走在湖南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可見嘴里嚼著檳榔的人,不分男女,不論老少,這已成湖南人的一種時尚、一種民俗。在湖南檳榔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交單品,不僅是人們茶余飯后的休閑食物,更是表達了湖南伢子“慷慨大方、熱情好客、廣結好友、灑脫霸道”的地方特色社交文化。在海南,檳榔是重要的熱帶經(jīng)濟作物,也是海南省政府大力倡導發(fā)展的“三棵樹”之一,不但是當?shù)氐奶禺a(chǎn),更是助力農(nóng)民走向小康生活的經(jīng)濟來源。
從古至今,檳榔傳承千年,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小吃那么簡單,而是一種中國千年文化的傳承,我們吃檳榔不僅僅吃的是一種美味,更是吃的是一種習慣、一種中國人的情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