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_欧美一级网站在线播放_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在线网址

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滿月 累計成交量651.88萬噸
2021-08-17 09:12:47   來源:金陵晚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迄今已滿月。上海環(huán)交所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651.88萬噸,累計成交額3.29億元。8月13日,CEA收盤價為54元/噸,較首日開盤價上漲12.5%,較首日收盤價上漲5.41%。如何提升市場活躍度,成為未來各方推進方向。

價漲量縮

所謂碳排放權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作商品買賣。政府首先確定減排總量,然后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發(fā)放給企業(yè)等市場主體。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記者解釋,“比如一個企業(yè)本來一年排放100萬噸的二氧化碳,經過公司的努力,降到了50萬噸,那另外50萬噸就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了。”

據統(tǒng)計,在全國碳市場運行滿月的21個交易日中,CEA日均成交量為31.04萬噸。從成交方式來看,掛牌協(xié)議成交量為533.9萬噸,占比81.9%,掛牌協(xié)議成交額2.77億元,占比84.15%。21個交易日中,僅3個交易日有大宗協(xié)議交易。此外,價格穩(wěn)中有升,從上線時48元/噸最高漲至61.07元/噸,8月13日收盤價54元/噸。

近日,上海環(huán)交所董事長賴曉明表示,全國碳市場交易量不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到目前為止,企業(yè)的交易賬戶開戶率是80%左右,也就是2162家發(fā)電企業(yè)中約1600家完成了開戶。企業(yè)資金賬戶的開戶量比較低,進而影響了企業(yè)入市操作。二是此次納入交易的企業(yè)中,大多沒有參與過地方試點交易,對碳交易有關流程、管理方法、管理意識的理解都還有所欠缺,企業(yè)參與市場交易的意愿目前還有待提高。

據記者了解,隨著全國碳市場啟動,此前并非碳交易試點省份的江蘇,由于并未積累太多跨區(qū)域碳交易經驗,參與度并不高。昨日,全國碳市場CEA收盤價51元/噸,收盤價較前一日下跌5.56%??偝山涣繛?0萬噸,總成交額2575萬元。

擴圍在即

對于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全國碳市場的覆蓋范圍和交易品種正在醞釀擴圍。當前,有關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會正在抓緊對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點行業(yè)碳排放情況進行摸底,為這些行業(yè)進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準備。8月初,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已決定在河北省、吉林省、浙江省等地開展重點行業(yè)建設項目碳排放環(huán)境影響評價試點。根據時間表,12月底前,試點地區(qū)將基本建立重點行業(yè)建設項目碳排放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工作機制。此外,7月底,中國證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期貨交易所在積極研究碳期貨,擬在條件成熟時推出碳排放權相關的期貨品種。

另據了解,當前全國碳市場參與主體限于控排企業(yè),專業(yè)碳資產公司、金融機構、個人投資者暫時還沒有入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金規(guī)模和市場活躍度。相關人士建議,應加快推進碳期貨市場等碳金融創(chuàng)新,鼓勵開發(fā)與碳排放權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運營碳期貨、碳期權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等探索設立市場化的碳基金。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fā)展部研究員高慧珂指出,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碳排放配額價格在50元/噸左右,與國際碳交易市場相比,2019年歐盟碳配額均價為27.8美元/公噸,韓國碳配額均價為25.56美元/公噸,國內碳配額交易價格相對較低。從國際碳交易市場價格走勢來看,2016年之后有明顯的升高趨勢,因此隨著國內碳交易市場規(guī)則不斷完善,交易機制不斷成熟,未來碳排放配額價格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采訪中,韓曉平也表示,碳交易市場并不是減少碳排放的唯一選擇,還要把其他如碳匯、自主減排、技術進步等機制建立起來,制定一個整體逐年遞減的機制。此外,碳交易市場是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最終達到減少碳排放總量的目的,“與其他交易市場不同,它是個總額遞減的市場。一旦中國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這個市場的交易量將逐漸萎縮”。(記者 江芬芬)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lián)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