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路,不孤獨。歡迎來到夜讀欄目第473期,本期內(nèi)容來自思想鋼印,歡迎訂閱交易夜讀欄目,不迷路。
一個數(shù)學家提出的股票問題
每當有人問我應該集中持倉還是分散投資時,我都會讓他們做一道簡單的算術題,我認為,把投資的過程量化,更容易理解錢是如何賺到或虧掉的。
這道題收錄在數(shù)學家約翰·保羅士寫的《一個數(shù)學家玩轉股票市場》一書中:如果給你提供一些股票,這些股票每周有一半可能性上漲80%,一半可能性下跌60%,你覺得這些股票能不能投資?
你一定會想,上漲賺8萬,下跌虧6萬,而且概率對半,這事當然可以干!
沒錯,你這么算就是所謂“正期望值”,那么,給你10萬塊本金,10周的時間,你怎么投資呢?
你想了一想說,既然賠率這么明確了,索性簡單點,一把梭,每周全倉買一個股票,十周下來,賺虧的次數(shù)應該差不多,收益就出來了。
好的,就按你說的投資,10萬元每周全倉持有一支,10周后,假設其中5周上漲80%,5周下跌60%,你可以得到多少錢?
計算過程很簡單:10萬*(1.8^5)*(0.4^5)=19349元
10周下來,虧了80%。
你忽然明白了,大意了,這題不講武德!“上漲80%對下跌60%”的期望值根本就是負的。上漲80%只要下跌44.45%就能抹平,下跌60%需要上漲150%才能彌補。
雖然你理解了問題所在,但是你還是錯了,“上漲80%對下跌60%”的期望值仍然是正的,數(shù)學不騙人,只是你的投資方法是錯的。
(本文涉及一些計算過程,雖然只是初中級的,但也請大家放慢閱讀速度)
分倉收益率竟然……
來看一看期待值為正的“分倉投資法”。
先看第一周:
將10萬元分倉持有10支股票,每支分配資金1萬元,一周后賣出,假設其中5個上漲80%,5個下跌60%,本周你的收益是多少呢?
每周盈利:1萬*1.8*5個+1萬*0.4*5個=11萬
即,本周收益率為10%。
第二周同樣將11萬投入10支股票,同樣收益10%。
那么,10周后的收益為:10萬*(1.1^10)=25.9萬
分倉投資法:10周收益率159%!
分倉最大的作用是把乘法變成加法,打破了“漲跌不對稱”的規(guī)則。比如說,達到期望收益為0所需要的概率分布:
全倉買入法:一半概率上漲80%,一半概率下跌44.45%;
分倉買入法:一半概率上漲80%,一半概率下跌80%。
一家公司,一天漲10%,一天跌9.09%,長期而言基本不漲不跌(不考慮交易費用),但如果用好分倉的方法,不漲不跌但有波動,也可以做出正收益。
而且,還有兩個結論,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
結論一:無論是什么概率分布,分倉法收益都不會低于全倉
結論二:向上向下收益的波動越大,分倉法收益比全倉高得越多
可能有讀者要問了,這只是理論,巴菲特為什么能用集中持倉的方法成為首富呢?
所以說,光做題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理解分倉提高收益率的原理是什么。
分倉且不相關
原題的設定中,我們假設每周都是盈虧各5次,但這只是理論概率,實際上難免會出現(xiàn)上下波動,如果我們變動一下盈虧分布,對最終收益率的影響是什么呢?
假設其中一周,4支上漲6支下跌,另一周,6支上漲4支下跌,其余8周收益率相同,總體勝率不變,那么最終的收益是多少呢?
“4漲6跌周”的收益:1萬*1.8*4個+1萬*0.4*6個=9.6萬
當周收益為:-4%
“6漲4跌周”的收益:1萬*1.8*6個+1萬*0.4*4個=12.4萬
當周收益為24%
全部10周收益為:10萬*(1.1^8)*0.96*1.24=25.5萬
收益率為155%,比之前的159%下降了一點。
如果你把這兩周的結果改成“7漲3跌和3漲7跌”或者2周“6漲4跌”和2周“4漲6跌”,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
由此很容易推測出一個結果:盈虧家數(shù)分布得越接近50%,總收益率越高。
根據(jù)概率學的“大數(shù)定律”,倉位越分散,結果必然越接近50%。所以,題目的假設是分在10支股票而不是2支股票上,理論上說,如果你分倉100支,收益率更能達到理想的最高值。
此外,分倉也不一定能讓盈虧對半,如果你買的都是同一個行業(yè),由于板塊聯(lián)動效應,那結果也很難對半。
所以不但要分倉,還需要組合品種之間的“不相關性”,要均勻分布在消費、醫(yī)藥、制造、TMT、金融,甚至期貨、匯率和加了杠桿的債券上。
上面實際上就是“資產(chǎn)組合理論”的簡易版數(shù)學演算,達里奧的橋水基金長期高收益的關鍵不是預測行情,而是通過投入十幾個正期望收益且不相關的資產(chǎn)上,進行風險平價管理。
所以,即使你是一個喜歡集中持倉的人,也不用想著去推翻它,這是徒勞的,它不是什么投資理念,而是被數(shù)學證明的絕對正確的結論。但你可以想一想,這個方法的局限性和使用難度——再正確的方法,如果很難被正確的使用,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重要的是原則,而不是價值
上述的“分倉投資法”有兩個矛盾的要求:
第一,要求“期望收益”為正。
上漲的期望值(預期漲幅乘以上漲概率)大于下跌(預期漲幅乘以下跌概率)的期望值,這意味著,即是在市場總體持平的前提下,只有少數(shù)股票可以符合這個要求。
第二,盡可能分倉且不相關。
本來正期望收益的股票就不多,你還要能每周挑出10支,還要在不同的領域尋找以降低相關性。
這兩個矛盾的條件,機構或者勉強可以做到,他們有強大的研究選股能力,但仍然受到基金經(jīng)理個人風格和能力的局限。理解了這一點,你更容易理解達利歐的書名叫“原則”,而不是“價值”。
當然,散戶想要做到上述要求也不是不可能,比如一群選股能力差不多、“能力圈”各異的散戶定期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近期的研究成果,以開放的心態(tài)吸取他人持倉,盡可能拓展自己的持倉范圍。
不過,光交流和吸取他人持倉還不夠。“分倉投資法”中,除了正收益、分散和不相關性之外,還隱藏著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
持倉再平衡
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一個賬戶買十支股票,而是把10萬元分配給10個賬戶,每個賬戶每次買一支,資金并不互通,那結果是不是仍然一樣呢?
單個賬戶10周后的投資結果為(相同假設5周上漲,5周下眣):
1萬*(1.8^5)*(0.4^5)=1935元
10個賬戶就是19350元,仍然是下跌-80%。這種“分倉”,跟你一個賬戶全倉持有同一支股票,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問題出在哪里呢?
在一開始的“單賬戶分倉”的情況下,第一周結束后,要求我們把股票都賣出了,再將資金平均分配在10支股票中——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假設你覺得這10家公司不錯,下周仍然繼續(xù)買入,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
假設這支股票上周上漲80%,周末的持有值為1.8萬,下一周,你就要賣出掉0.7萬,假設這支股票上周下跌60%,周末的持有值為0.4萬,下一周,你就要補進0.7萬。
所以說,光分倉并不能讓你的收益率變高,真正的原因是資金分配,類似于股票債券保持相同比例的“資產(chǎn)再平衡法”,我稱之為“持倉再平衡”,你需要定期調(diào)整持倉市值,盡可能平均。
這可能又是一個與主流投資理念不同之處,很多人都聽過“截斷虧損,讓盈利奔跑”的“盈利加倉”的方法,很多新手賺錢的原因恰恰是“賣掉賺錢的股票,補入虧錢的股票”的“賣強買弱”。
“盈利加倉”的理論基礎是強者恒強,但這只是部分個股的部分狀態(tài);“賣強買弱”的理論基礎是均值回歸,這不但會讓你錯過大牛股,而且會在看錯時,越虧越多。
實際上,“持倉再平衡”是把盈利賣掉一部分,虧損的加一些倉,它剛好處于“盈利加倉”和“賣強買弱”的中間狀態(tài)。
更重要的是,“資產(chǎn)再平衡”不會受到之前漲跌的影響,它在意的不是個股的漲跌,而是賬戶整體的平衡。
計算題中,上漲和下跌的概率都是一樣的,所分配的倉位也是相同的,但現(xiàn)實中不可能,所以,真正的“持倉再平衡”每一期都需要獨立地評估每一個股票的風險收益率,根據(jù)這個比例分配合理的倉位,故長線持倉也會不斷調(diào)整倉位比例。
為什么“不要虧損”?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回答前面的問題了,既然“分倉投資法”這么有效,那為什么在股市上賺錢最多的人反而是長期集中持倉的巴菲特呢?
先總結一下前面“分倉投資法”的三個關鍵點:
收益期望值為正的品種
分倉及不相關
資產(chǎn)再平衡
確實,除了“期望值為正”之外,別的兩條,巴菲特都不太符合。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第一條上。
如果我們把原題的概率變成80%的概率漲80%,20%的概率跌20%,10期后,分倉只是略高于全倉。
區(qū)別在哪兒呢?一是勝率提高了,二是虧損的幅度也降低了,對于選股能力的要求非常之高。
比較一下,“分倉投資法”選的是正向收益的好股票,集中投資法要選出最優(yōu)秀的股票;但“分倉投資法”比集中投資法的數(shù)量要求多很多。
另外,未來預期波動率越大,分倉的收益也越高于集中持倉,其實是“持倉再平衡”的作用。
這正是巴菲特一再強調(diào)“不要虧損,不要虧損,還是不要虧損”的原因,虧損對他的投資體系的損害是致命的。
然而,“不要虧損”是對股神的要求,普通人沒有那么高的勝率,也就無法獲得更有利于集中持倉的概率分布,那么,在你研究能力的范圍內(nèi)(即不要為了分散放低買入選股標準),分散投資的收益一定是高于集中投資的。
此外,分散投資對收益的提升與股票的波動幅度正相關,在黑馬上收益明顯高于白馬。
不降低收益率的前提下降低風險
達里奧在1982年曾準確地預測了墨西哥債務違約,并提前買入黃金和國債期貨,最終他卻爆倉了,因為他沒有想到危機導致美聯(lián)儲的干預。
去年很多投資者在三月份就預測了新冠病毒將在歐美大流行,并重創(chuàng)股市,于是賣出美股,買入黃金,結果同樣損失慘重。
今年煤炭價格大漲,一些期貨投資者認為國家會出手干預,于是在“高位”做空煤炭,國家是出手了,也把煤價打下來,但在國家出手之前,很多人已經(jīng)爆倉了,
預測對了,卻賠錢,預測錯了,卻賺錢,這在投資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卻讓投資成為一件不靠譜的事件。
痛定思痛,達里奧放棄了對基金經(jīng)理預測能力的信任,思考一個永續(xù)的資產(chǎn)配置策略。
他放棄了對資產(chǎn)價格的預測,不追求差價或單一資產(chǎn)的增值,而是一個風險平價組合。所謂“風險平價”,是指在不降低收益率的條件下降低風險。組合中往往包含多個不相關的資產(chǎn),通過不斷的再平衡實現(xiàn)超額收益。
達里奧說:
“所有靠水晶球預測的投資者都將吃下玻璃渣……,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子,所以應該有一個平衡的、結構化的、在不同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良好的投資組合?!?/p>
免責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