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家住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黃花鎮(zhèn)張家口村的玲玲(化名),收到一條短信:“你家困難已知曉,我和資助人溝通了,每學期給你增加資助款500元?!痹谝瞬菂^(qū)讀中專、家住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xiāng)蔡家坪村的悅悅(化名),當晚也收到了類似的信息。
就在倆人收到信息的前兩天,宜昌市西陵區(qū)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小學高級教師張捷,意外得知玲玲、悅悅因家庭經濟困難加劇難以繼續(xù)學業(yè)的情況。“還有幾天我就退休了,但你們的學業(yè)我會管到底!”張捷立即聯(lián)系資助人,商定額度增加事宜。
這是張捷及團隊進行的第159次助學活動。11年前,她發(fā)起組建了由戶外運動驢友、親朋好友組成的宜昌民間公益助學群,并成為“助學團長”。11年來,助學團隊共募集助學金120萬元、學習用具及衣物價值70萬元,資助長陽、興山、枝江、猇亭等10個縣(市、區(qū))95名學生。
4月7日傍晚6時許,在長陽職教中心校門口,身材高挑、面色紅潤的小鳳(化名)與前來探望的張捷緊緊擁抱。
10年前,張捷在長陽縣鴨子口鄉(xiāng)劉坪小學開展助學活動時初見小鳳。那時,小鳳剛滿9歲,身材瘦弱,患有較嚴重的心理疾病。此外,小鳳家境困難,父親殘疾,爺爺奶奶年邁多病。
張捷把小鳳帶回宜昌就醫(yī),并為她添新衣,帶她游玩。醫(yī)治并調理一周后,小鳳活潑開朗起來,回家后可以正常上學。張捷特別關注這個女孩,第二年還帶她去張家界參加全國青少年夏令營。爸爸送小鳳來宜昌時,張捷精心安排,團隊中的愛心媽媽鄭雪蓮免費提供酒店住宿,王衛(wèi)紅媽媽幫她洗頭洗澡,換上新衣服、新鞋……連續(xù)7年的夏令營活動,小鳳都參加了。10年的持續(xù)關懷,如今的小鳳已長成漂亮、樂觀的大姑娘,成了張捷最牽掛的“女兒”。
“對單親和留守家庭孩子來說,陪伴和心理疏導比物質給予更重要?!睘榱俗屗惺苤⒆咏】悼鞓烦砷L,張捷先后7次邀請專家進村入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組織了8次民間助學快樂成長夏令營。
王衛(wèi)紅清楚地記得,2012年3月8日,張捷第一次把家訪的圖片和孩子們的需求發(fā)到公益助學群里,很快得到了大家響應。兩個月后,6輛車裝載了由28名愛心人士捐贈的1000多冊圖書及衣服、文具等,送到長陽縣賀家坪鎮(zhèn)大長沖小學孩子們手中。
其實,張捷的經濟條件并不好,每月工資僅4000多元。生活樸素的她,對受助學生卻很大方,多年節(jié)衣縮食省下12萬多元工資,花在孩子們身上。
對困難家庭孩子的格外關注,源自張捷的特殊經歷。2010年9月,張捷被查出患有惡性腫瘤。為控制病情,她在手術后化療6次、放療28次。部分病友相繼離世的殘酷現(xiàn)實,讓她陷入了對生命的思考:“雖然我不能掌握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家住長陽賀家坪鎮(zhèn)紫臺山村的熊士龍是張捷開展助學活動的緣起人,他被張捷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精神深深鼓舞。2011年底,應熊士龍之邀,張捷走入長陽賀家坪大山深處。此行讓張捷看到了校舍的簡陋、學生求學的艱辛,也堅定了她為山里娃圓讀書夢、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決心。
“助人者自助,是孩子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毙羞M在抗癌和助學的路上,11年初心不改,臨退休之際,張捷的事跡才被人無意中透露出去,收獲無數(shù)掌聲。而有著18年黨齡的張捷只是一笑而過,繼續(xù)挑起“助學團長”的擔子,為孩子們的快樂成長奔波操勞。
《中國教育報》2022年07月15日第3版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