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傍晚,行走于信陽市平橋區(qū)郝堂村,連綿的道路兩旁大小不一的荷花池星羅棋布,頗具意境。進入村內,灰磚、黛瓦、馬頭墻式的豫南風格民居映入眼簾,硬化的小路貫通鄰里。村民在門前屋后的空地栽種蔬菜花木;老屋、老井、老樹錯落有致,溪水潺潺、林木蔥蘢。
郝堂村美景
郝堂村村民張德文早年外出務工,先后在廣東、江西等地打拼,2014年,他回到家鄉(xiāng)對自己的老宅進行了改造,房屋外部保留豫南民居特色,內部設施現(xiàn)代化,庭院里做了假山流水小景觀,既美觀又舒適。
“家鄉(xiāng)變美了,開始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了,我就想回來自己建民宿農家樂,一方面自己住著舒服,另一方面可以經,能在家鄉(xiāng)發(fā)展一份事業(yè)。”張德文說。
郝堂村在民居改造中破除“政府統(tǒng)管、大拆大建”的理念,注重了解每一戶家庭的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各家各戶老住宅的建筑材料,讓家族故事、生活記憶在更新后的空間里得到講述和傳承,也讓沉睡多年的生態(tài)稟賦被真正激活。
蝶變后的郝堂村成為全國聞名的鄉(xiāng)村,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村民回到家鄉(xiāng),共建美麗鄉(xiāng)村,大量的游客也紛紛慕名而來。“每到周末,住宿就很火爆,有時我們也會接待團隊游客,還有一些客人來體驗后,又介紹了親戚朋友過來。希望郝堂村建設得越來越漂亮,我也會把客棧打造得更漂亮,讓游客來到這里能靜下心來感受,就像回到小時候的感覺。”張德文說。
近年來,郝堂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優(yōu)勢,引導村民發(fā)展民宿經濟,促進農旅深度融合,讓百姓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奔向富裕路。目前,郝堂村農家樂和民宿已經超過了150家,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6000萬元。(郝昱瑋 陳紀紅 付曉雪)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