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點餐送飲料、手機支付有立減……一些商家為引導顧客使用智能化服務,推出了促銷招數。有主打高科技未來感而主動放棄傳統(tǒng)模式的網紅門店,也有人工服務形同虛設的大眾化餐廳。但是,這種“一刀切”的在線點餐、線上支付,讓不少市民很反感,更是給一些老年消費者帶來不便。
新民晚報夏令熱線7月12日開線至今,有關“掃碼”“在線支付”等投訴已經多達722條。
變相取消人工服務
前幾天,家住浦東的陳阿婆在位于世紀大道的網紅餐廳吃了“閉門羹”。“我手機沒有流量,但帶了現金,服務員直接說不提供人工點餐服務,也沒有現金可找零。”陳阿婆懷疑餐廳人為制造支付障礙,有拒收人民幣嫌疑。餐廳員工也很無奈:“我們這里的特色就是軌道送餐,80%的菜品都由軌道傳送,消費者只有在智能屏下單完成后,廚房才會直接傳送。”
從事保險行業(yè)的琚女士就相當反感二維碼點餐,“我要先關注商家公眾號,授權登錄后還要填寫一大堆個人資料,吃頓飯把個人信息都泄露了。”在琚女士表示拒絕掃碼點餐后,服務員態(tài)度明顯變得不耐煩。
家住徐匯的王大叔去快餐店給小孫子買一支冰激凌,收銀員建議掃碼支付??粗鵁o人排隊的柜臺,他非常郁悶:“有這個時間教我一步步注冊填資料,為什么不人工收銀更方便快捷?”
一些商家打著“在線支付立減、關注公眾號領優(yōu)惠券、手機下單上菜更快”等各種“名頭”,引導消費者自助點餐,事實上變相取消了人工咨詢、紙質菜單點菜等現場服務,動不動掃碼辦事,還要埋怨老人不會用手機,這樣的“一刀切”讓許多人大為反感,消費體驗不在線。
現金支付難換積分
市民許女士也碰到了煩心事,她上周去虹井路吳中路交叉口的愛琴海購物廣場兌換會員積分時,服務臺工作人員告知購物廣場改變了會員積分規(guī)則。會員只有通過微信、支付寶平臺支付后,線上兌換積分,現金支付等形式無法再換取積分。
會員積分可享受兌換商品和停車券等權益,原先線上支付可快速積分,線下支付也可憑小票至服務臺兌換。規(guī)則變動讓許女士不能理解:“為什么要限制支付方式呢?這是對用現金支付的歧視嗎?”許女士說,當天也有不少消費者和她一同反映了這個問題。
記者聯(lián)系購物廣場服務臺,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人工這邊不辦理積分,現在基本上都是微信或支付寶付款,我們只處理一些特殊情況。”當記者提問“老人無法使用電子支付是否屬于特殊情況”時,工作人員回復:”現金支付可以拿著結賬單和發(fā)票到服務臺,必須叫商家開發(fā)票,銀行卡的話就拿著結賬單和手機上的扣款記錄,金額能對上的話我們就幫您辦理備注。”
“適老化”服務要跟上
對比許女士的煩惱,家住浦東新區(qū)躍豐村奚家宅的朱老先生就幸運很多,幾天前他收到電力公司取消紙質賬單、改為線上支付的通知,經由夏令熱線調解,電力公司馬上回電表示會專門派人定期上門送電費賬單,這讓他和家人大感欣慰。朱先生說,老年人習慣了原始的繳費方式,還好政府為他們留下了“人工窗口”。
信息技術迭代發(fā)展的今天,老年群體所面臨的數字鴻溝越來越多,適老化改造落地也在各個領域開展。此前上海市民政局在相關提案的答復中就透露,將優(yōu)先對25個政務App和22個政務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然而,鼓勵老年人學習新技術是一方面,社會營造的大環(huán)境也要留下人情味。市民呼吁,適老化改造過程中,硬件、軟件到位的同時,更不能忽視了人的服務。在銀行、醫(yī)院、軌交、餐館,多留一些人工窗口和現金服務,多一些面向銀發(fā)族的“信息助力員”,為他們答疑解惑、指導操作,讓這些數字時代的“慢跑者”不心寒、不掉隊。(記者 錢文婷 實習生 宋心語)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