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騎行者未穿戴任何裝備在路上“競速”。
水坊路上的夜騎者。
一名愛好者穿戴齊全夜騎。
(資料圖片)
隨著“夜騎族”增多,很多靜謐路段成為騎友集聚的“賽道”——
夜騎,別光顧速度與激情
第51期碼上議事廳主持人吳濤
騎行,正在成為不少市民新的生活方式,也成為一種緩解壓力的街頭“時尚”。但受到工作時間限制,不少人都把這項運動放在夜間進行,因此隊伍也在今年夏天快速壯大起來。在華燈初上的鬧市中,“夜騎族”們?yōu)t灑飄逸地快速穿行,享受著速度與激情,但這個時候卻忽視了潛在的危險?!?/p>
速度快還搶道夜騎自行車有點“剎”不住
“天黑騎這么快,太危險啦!”家住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大道的陳女士,在最近已經不止一次被從身邊“飛”過的騎行者嚇到。8月11日晚上8點半左右,她沿著金雞湖大道散步往家走,突然有個身影從她身旁快速閃過,回過神來時,才意識到剛剛過去的是個騎自行車的人。
8月18日晚上,外出散步的陳女士再次遭遇類似情況。而這一次,快速“閃”過的騎行者因為失控摔倒受傷。陳女士上前幫忙,看到小伙子的膝蓋被磕破,正在出血?!拔曳鲋』镒诱酒饋碜吡藥撞?,看他沒啥大問題,我才離開?!标惻孔⒁獾?,小伙子沒穿戴任何防護裝備。
在蘇城眾多騎行愛好者眼中,金雞湖大道以路況好、夜景美著稱,是一條比較經典的夜騎路線。
8月23日晚上7點,主持人也把這段路走了個全程。一路上,記者遇到了20多名騎行者,男女都有,有獨自騎行的,也有組隊的。“星湖街華蓮地鐵站5號出口,這里有個非機動車停車場,我們一般從這里出發(fā)?!睅酌T行者告訴主持人,他們有南北兩條線路,選擇南線的稍多一點。因為北線經過的地方人流車流較多,南線是從華蓮地鐵站出發(fā),沿金雞湖大道向西,經過金湖、李公堤再到星州街,最后到達星港街東方之門前面的金雞湖濱湖廣場,全程大概六七公里。
在李公堤南,主持人碰到幾個騎友,正停在路邊休息?!敖裉斐鰜淼娜瞬欢?,時間也稍早了點,最多的時候,一路上能碰到七八十人呢!”騎行者小董說,在這個季節(jié)一般從傍晚6點半開始,騎行者就陸續(xù)來了,到了晚上八九點鐘,是騎行高峰期。
“我們稱金雞湖大道為蘇州‘最美騎行道’,是一處‘練級’的好地方,雖然說路況還不錯,但對體力要求很高,常常累得氣喘吁吁?!毙《f,除了前段時間下暴雨,他幾乎每天都會約幾個騎友來兜風,“一路上大家相互鼓勵,一起鍛煉身體?!钡《蔡岬?,金雞湖大道也有騎行弊端,那就是電動自行車很多,大家時常搶道,有時速度過快會有危險。
主持人在走訪時發(fā)現,這一騎行路段全程雖然比較平緩,但從金湖地鐵站到星州街金雞湖大道交叉口這段約4公里的路,全程下坡,而且非機動車道上電動自行車較多,很多騎行者快速穿行于電動自行車之間。在金湖到李公堤南區(qū)間還有一段“黑路”,道路旁樹林茂密,路燈亮度不強。記者在這處路段停留10多分鐘,約有15輛自行車經過,速度都很快。其中戴頭盔、穿騎行服,裝備齊全的只有四五人。有的騎行者,身上什么護具都沒有,穿著短褲、T恤或背心,更有甚者,腳上還穿著拖鞋,騎著公共自行車和朋友“競速”。
“騎自行車鍛煉身體是好事,但真的要注意安全?!敝鞒秩穗S機走訪了沿途幾位散步的居民,他們對騎行者都持較寬容的態(tài)度,“不要擾民就好了,太晚就不要騎了。”
防護裝備銷量低常被“菜鳥”騎友忽略
主持人了解到,蘇城多數騎友年齡在20至40歲之間,甚至還有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且多以上班時間較固定、晚上休息時間充裕的職業(yè)人群為主。
蘇州京東方醫(yī)院急診醫(yī)生馮天勇最近接診過不少摔傷的騎友,他表示,這些騎友基本都是下坡時不慎摔倒的,受傷的部位也大同小異,膝蓋受傷最多,還有就是四肢關節(jié)挫傷?!氨热缁沟臅r候用手撐了一下,手破了,手腕也扭傷了?!?/p>
馮天勇總結了一下,在夜間騎行中受傷的人,主要以30歲左右的男性為主,大多是安全意識薄弱,保護措施沒做好,“其實戴好頭盔很重要,哪怕摔倒,一般頭部也不會受外傷。有些傷者一送來,看他頭上的傷,就知道騎車時肯定沒戴頭盔?!?/p>
8月25日,主持人走訪了市區(qū)幾家銷售自行車和騎行裝備的專賣店,了解到一頂頭盔的價錢從數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手套和鞋子也都價格不菲。其中一家專賣店的服務員說,與自行車銷量相比,這些裝備的銷量要小很多?!俺藘r格的原因,主要還是人們安全意識淡薄?!?/p>
Mike曾是一名藍天救援隊員,也是一名資深的自行車運動愛好者,他向主持人介紹,手最容易受傷,手套也要戴上,另外還應穿著特制的騎行服,戴好頭盔,全面保障安全。除此之外,挑選自行車也很有講究,“有公路車和山地車,車輛要經常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不能將就。尤其是看看剎車靈不靈,車頭燈和車尾燈是夜間騎行的標配。這些細節(jié)都應注意?!?/p>
“安全意識不夠,把騎行看得過于簡單,是很多新手會犯的錯誤?!盡ike認為,很多夜騎愛好者,特別是新手,對安全裝備不在意,覺得騎個自行車不會有什么危險,沒必要佩戴裝備,其實不然,車子騎起來速度非???,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這些裝備的保護作用就顯現出來了。Mike說,除了輕視防護裝備外,很多人在騎行中存在炫技、說笑、打電話、聽音樂等禁忌,一旦有突發(fā)情況就很有可能引發(fā)大事故。
遵守交規(guī)嚴控車速夜騎者要系好心中“安全帶”
主持人咨詢了幾位自行車騎友,據他們介紹,夜騎需要掌握包括交通法規(guī)、騎行手語和騎行技巧三部分基本知識。特別是騎行手語,騎友“灰鯨大大”表示,蘇州夜騎隊伍在不斷擴大,很多路面上常常有近百人騎行,對沿途交通狀況可能會有影響,安全問題確實值得注意。騎行出去玩大多結伴,所以騎行手語就變得十分重要。如果對有些手勢生疏,一旦遇到危險就會慌神,手勢亂打,結果可能會傷人傷己?!爱數孛嬗姓系K時,騎手的手應向地面斜伸出;前方有障礙需要減速時,手要向上方高舉一下;需要停車時,手應向上方高舉不放;左轉彎時,左臂向左水平伸出?!薄盎姻L大大”說。
曾參加過10次鐵人三項賽的顧慶琪,是一名資深戶外運動人士,有著豐富的野外騎行經驗。他告訴主持人,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雖然許多高檔自行車都用碟剎,但也屬于手動剎車,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反應不迅速,騎行速度過快會釀成事故。
顧慶琪特別提醒夜騎“菜鳥”,騎行過程中需要自律,絕不能“比快”,“在下坡和過彎前就把車速降下來,把車速控制在每小時20-25公里,最快不超過每小時30公里,座位稍微調低一些,把重心降低,剎車不要剎得太死,特別是前剎!”
“夜騎最好選擇一些路況好,不是相對偏僻的路段?!鳖檻c琪建議,如果在中心城區(qū),可以考慮環(huán)金雞湖,順時針繞圈騎行,這樣一路都是向右拐,可以有效避開一些紅綠燈。但是,金雞湖部分路段車流量比較大,尤其是電動自行車較多,騎行時需要謹慎一點。如果想去稍遠的地方,太湖邊和陽澄湖邊,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陽澄湖“美人腿”騎行道,路況較好,但是,這些地方的照明相對差一點,最好自己準備頭燈等照明設備。另外,如果遇上下雨天,最好不要外出騎行,否則容易傷車,也容易發(fā)生事故。
蘇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民警許立告訴主持人,夜間騎行過程中,騎行者應當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嚴禁在機動車道上行駛,保持適當車速,保持側向安全距離,不能闖紅燈?!爸挥性谛闹邢岛谩踩珟А?,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發(fā)生?!?/p>
您可以在引力播App“碼上議事廳”專題中關注我們,給我們留言評論,或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96466新聞熱線”微信(微信號:gswbsmjz)與我們聯系,把您遇到的或者正在關注的“急難愁盼”事告訴我們。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關乎民生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p>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